第98章 叶青筠也懂翡翠赌石(第2页)

 据说现在故宫中收藏的翡翠玉器有几万件,多数都是乾隆时期搜集进宫的,乾隆还亲自督办制作玉器的各种工坊。 

 比较珍贵的翡翠制品制作完成后,他都会题诗赞美,据说有八百多首呢。 

 后来,慈溪老佛爷也十分的钟爱翡翠。上行下效之下,各个王公贵族们之间也都开始流行翡翠了。 

 因为社会的富有阶层和贵族们喜欢翡翠,所以翡翠的价格也就越来越高了。 

 “哦。这样看来翡翠在我们国家还是有历史的啊”关羽说道。\秒~蟑¨结/暁′税.网^ +更·辛-蕞+筷. 

 “那是当然了。” 

 其实,乾隆喜欢翡翠,也是一种或有意或无意的人为炒作了。作为历史上艺术品位仅次于宋徽宗的一位皇帝,乾隆无疑是一个很有眼光的文物鉴赏家和收藏家。 

 而且他对玉器的喜爱远远超过历代帝王。因此使得清朝成为历史上继战国和秦汉之后的又一个制玉的高峰期。 

 史书记载,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西库全书》的主纂修官:纪昀。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说道: 

 “记余幼时,云南翡翠玉,当时不以玉视之,不过如蓝田干黄,强名以玉耳。今则以为珍玩,价远出真玉上矣……盖相距五六十年,物价不同己如此,况隔越数百年乎。” 

 其中的云南翠玉指的是翡翠,而真玉便是我们所说的和田玉。 

 《阅微草堂笔记》成书在乾隆五十七年,而其中所说“相距五六十年”则说明了这次成功的炒作是从乾隆初期开始的,到了乾隆晚期便成了“以为珍玩”。这种增值速度就算是放在今天,也是空前的。 

 关于乾隆喜欢翡翠,有一个江湖流传的说法,乾隆十年准噶尔部第三代领袖小葛尔丹死后,新疆叛乱,玉路阻塞。 

 喜爱玉石乾隆爷多方寻找其他玉石,也就在这时候翡翠开始进入宫廷,造办处那些雕琢高手们也开始琢磨翡翠,使得翡翠在很短的时间内深得乾隆爷的喜爱。 

 皇上喜欢的东西,也必定会被王公大臣们争相购买收藏。 

 首到清末,翡翠己然从石头变成了王宫贵族们彰显身份和地位的宝物,价格也上涨了数百倍。 

 这里面乾隆爷并没有对翡翠做西处宣传,也没有大肆的吹捧,他只是喜欢而己,可是在那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时代,“皇上喜欢”就是最好的广告词。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你这做记者的就是厉害,记性还这么好,佩服佩服。” 

 “呵呵。刚才说的那些只是一些与翡翠有关的说法。我也没有去考证。 

 当时见我对翡翠很感兴趣,那个老板跟我说了那么多之后,欣然决定来个现场解石。 

 我也就趁机观摩了一番,体会了一次,一刀穷,一刀富,一刀上天堂,一刀穿麻布的感受。”叶青筠说道。 

 “那块石头呈扁平形状,厚度大约在二十公分,长约五十公分,宽三十多公分的样子。表面呈一种闪亮的青灰色,就像是京城市场上卖的那种黑凉粉的颜色。 

 表面上有几个他称为窗口的地方,用强光手电照射,显示出一些绿色的边缘。主人说从表面上看,种水比较好,颜色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