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老爷子的回忆(第3页)

 “您受过伤啊?”看到老爷子的伤疤,苏菲惊讶的说道。 

 “呵呵,常在江湖漂,哪有不挨刀。枪林弹雨中过日子,挨几枪那还不是常有的事儿啊, 

 能活到现在,那就得说我是命大的了。”老爷子满不在乎的说道。 

 “奶奶,您那时候也在战斗部队吗?”苏菲问道。 

 “我不是。我在后方医院,我是医生。”老太太看着孙女,慈爱地说道。 

 “你爷爷大伤小伤的有十几处呢,光是住院都有很多次了。” 

 “嘿嘿,我知道了,爷爷受伤了去住院,然后你是医生,就给爷爷治伤,一来二去的你俩就好上了,是不是这样子的?”苏菲嬉笑着说道。 

 “哈哈哈,丫头,你真聪明。当年你奶奶那也是后方医院的一朵花啊! 

 后边不少追求者的,也就是你爷爷我玉树临风,英雄盖世,用光辉形象征服了她,赶走了别的追求者。”老爷子很是拽的说道。 

 “别听你爷爷瞎咧咧。他就是脸皮厚,死缠烂打。 

 那时候还是个小师长,就敢跟人家别的部队的副军长干仗,就是个二虎,东北话叫山炮!”老太太揭发道。 

 “那叫捍卫自己的幸福,追求爱情。死缠烂打怎么了?那也是战术。 

 俗话说得好,金丝盘玉柱,烈女怕缠郎。 

 不管怎么说,最后还是我这个小师长把你这朵花给摘下来了不是,别人儿都一边玩去了。哈哈哈,这也是一场硬仗,最后还是我还打胜了。” 

 老爷子很骄傲的晃晃脑袋,那表情真是像极了淘气孩子。 

 “给我们说说你经历过的战斗呗,我真想了解了解那时候打仗是啥样子的。”关羽说道。 

 “那有啥好说的啊?打仗嘛,为了实现上级战略意图,经常是大迂回,大穿插,大回旋。 

 没有汽车,摩托车,无论多远的路,都得靠两条腿,靠脚丫子去量。”老爷子感叹了一下,接着说道。 

 辽沈战役打响之前,我们师里有一个连队在一个叫二道岭的山头放哨,监视敌人。 

 放哨时,他们整天在山上,日夜不下山。山上有个碉堡,晚上他们就住在那个碉堡里。 

 在那里,是相当艰苦的。最大的困难就是缺水,山上的水供不上喝。 

 为了节约水,每顿饭后,战士们干脆连碗筷也不洗了。当时在他们当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筷子越使越粗,碗越使越厚。” 

 有次下了场小雨,战士们像盼来了宝贝,纷纷拿出钢盔、搪瓷缸接雨水,有的甚至把军帽摘下来,小心翼翼地兜着那点水。 

 班长把接来的雨水集中起来,先给站岗的战士倒了小半缸,剩下的分给大家擦把脸。 

 有人笑着说:“这水比城里的糖水还甜!” 

 班长拍了拍他的肩:“甜就对了,这是咱们守着的山,山神爷给咱们的甜。” 

 夜里躺在碉堡里,听着外面的雨声渐小,战士们摸着怀里干燥的弹药,想着山下的战况,没人抱怨缺水的苦。 

 只要能守住这座山,能让山下的人喝上干净的水,他们的筷子再粗、碗再厚,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