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古宅凶案(第2页)
警戒线外,围着不少记者和村民,议论声此起彼伏:“听说这宅子闹鬼,进去的人都得死!”
“前几天还有道士来做法,结果当晚道士就吓得跑了,说里面有‘脏东西’!”
赵朗早己在门口等候,见到关羽,立刻递上卷宗:
“关局长,这是三起案件的资料,死者都是 20 多岁的大学生,通过社交平台组织的‘古宅探险’活动进入这里。¢求?书\帮· ~首\发,
我们排查了所有参与活动的人,都没有作案动机,现场也没提取到第三方 的痕迹。
对了,这宅子还有个传说 ,清代末年,宅子的主人李举人曾‘通邪术’,他死后将‘邪术秘籍’藏在宅内,后来不少人来寻宝,都没活着出来。”
关羽翻开卷宗,死者的照片上,黑色液体从七窍流出,皮肤下隐约能看到淡黑色的纹路 。这应该是 “缠魂蛊” 的典型特征!
这种蛊虫需寄生在 “阴气重的古物” 中,通过 “吸入式” 侵入人体,潜伏期三天,发作时会缠绕人的魂魄,导致心脏骤停,且毒素会在死后半小时内分解,无法通过尸检检测。
更让他在意的是,照片里死者手中紧握的 “古铜钥匙”。钥匙上刻着的纹路,竟与神农架山洞里 “非现代的修真符号” 相似,而非洪盛堂常用的蛊阵纹路。
“古宅的近代使用记录呢?除了九十年代的东南亚商人,还有其他人用过吗?” 关羽问道。
“解放后收归国有,七十年代曾作为‘知青点’,后来知青们说‘晚上总听到虫叫,太烦’,没多久就都搬走了。
八十年代租给一个‘民间考古爱好者’,对方说要‘研究李举人的生平’。结果租了两年就失踪了,只留下一箱没开封的‘古籍复印件’。
我们查过,都是些普通的清代文人诗集,没什么特别的。” 赵刚补充道,
“至于那个东南亚商人‘莫玄,莫老板’,身份是伪造的,线索到东南亚就断了,但他留下的‘古董清单’里,没有任何与蛊虫相关的物品,更像是普通的古董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