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写书心得》(非正文内容)

 又发错章节了,将错就错,与各位大大分享一些关于《守墓百年,出世即神仙》的创作心得。¨第¨一/看¨书!徃? \已?发,布.罪?薪.漳*結+ 

 致每一位在时间长河中寻找安宁的同行者: 

 亲爱的书友们,大家好。 

 当你们点开这本书,决定与陈凡一同在西郊陵园开启这段漫长的守望时,我便知道,我们之间有了一种无声的默契。在动笔写下第一个字之前,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抛开那些拯救世界、称霸寰宇的宏大叙事,修仙,对于一个现代的普通人而言,其最原始、最纯粹的吸引力,究竟是什么? 

 我想,答案或许可以归结为两个字:长生。 

 而长生,又必然伴随着另一个无法回避的词:时间。 

 所以这份创作心得,主要想和大家聊聊,关于时间,关于长生,以及关于那个选择与时间为友、与世界为邻的守墓人——陈凡。 

 一、凡人之后,再无“莽夫”:我的仙侠启蒙与“苟道”情结 

 相信许多书友和我一样,仙侠梦的启蒙,都绕不开那部名为《凡人修仙传》的里程碑。韩立,一个相貌平平、资质普通的乡下小子,没有逆天的气运,没有显赫的家世,他所能倚仗的,只有那个神秘的小绿瓶,和他那份远超常人的谨小慎微与杀伐果断。.6~妖.看`书~枉` /醉/欣,蟑_劫~埂¢芯¢哙^ 

 韩立的“苟”,不是懦弱,而是一种生存智慧。在那个弱肉强食、动辄身死道消的残酷世界里,冲动是魔鬼,活下去,才是唯一的真理。这种“凡人流”的内核,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创作观里。 

 特别是近年来《凡人》动漫和最新的电视剧作品的出现,更是将这种感觉具象化了。当看到动画里,韩立驾驭着法器,孤独地飞越广袤无垠的天地,背景是苍凉的古国遗迹和巍峨的山川大河时,那种时间的沧桑感和个体的渺小感,扑面而来。他不是在战斗,就是在去往战斗的路上,或者是在一个无人知晓的洞府中,默默地打坐、炼丹、培育灵草。 

 那种孤独,那种隐忍,那种于无声处积蓄力量,最终一鸣惊人的感觉,实在是太迷人了。 

 所以在构思《守墓百年》时,我从一开始就定下了一个基调:我的主角,绝不能是一个头脑发热、西处惹是生非的“莽夫”。他必须是一个继承了“凡人”精神内核的现代人,一个将“活下去”奉为圭臬的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