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百家之长,我为熔炉(第2页)
“哼,大道至简,岂是尔等凡俗器械之理所能度量?”阵法宗师眉头一皱,显然对这种“粗鄙”的质疑感到不悦。
“大道也要遵循最基本的物理法则!”总工寸步不让,“否则你这大阵连能量守恒都无法解释,不过是空中楼阁!”
争吵一起,会议室内的气氛顿时变得剑拔弩张。
紧接着,第三道、第西道人影相继出现。
一位是身材佝偻、双手机械化的古代机关大师,他痴迷地看着光桌上的模型,喃喃自语:“妙啊……若能在此处加入‘天机枢纽’,便可实现舟体形态的折叠与变化,既能化为陨石,亦可展为星宫……”
一位是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的现代材料学家,他眉头紧锁,指着总工的力学模型:“不行,天然岩体的结构强度和韧性,根本无法承受长时间的曲率航行。-6/邀¢看/书^惘. ^耕~鑫·蕞`全?我们必须从分子层面,对整座山脉进行‘合金化’改造,但这需要一个能够均匀渗透的、能量无穷的‘原子熔炉’!”
生物学家、能量学家、战舰设计师……
数十位来自不同时代、不同文明、不同领域的顶尖大脑虚影,齐聚一堂。他们或激烈争辩,或埋头推演,或提出颠覆性的设想。仙道符文与科学公式齐飞,上古阵图与三维模型共舞。
这场在陈凡识海中召开的、跨越了时空的“学术研讨会”,其激烈程度,远胜过世间任何一场战争。
无数个方案被提出,又在下一秒被推翻。
阵法宗师的“周天星斗大阵”虽然宏伟,却缺乏精细的能量调控机制,容易造成能量溢出。
航天总工的龙骨结构虽然稳定,却太过僵硬,无法与阵法的灵动变化完美契合。
机关大师的变形构想虽然巧妙,却会破坏山体内部的灵脉循环。
……
仙道理论与科技理论,就像是两种互不兼容的语言,在这片小小的会议室内激烈碰撞,产生了无数的矛盾与悖论。光桌上的蓝图模型,在一次次冲突中,数度闪烁,濒临崩溃。
就在这时,一首沉默地坐在主位上、静静聆听着一切的陈凡本体意识,终于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他的目光,平静而又深邃,仿佛蕴含着宇宙初开的混沌。
“诸位。”
他一开口,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虚影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汇聚到了他的身上。
“你们所争的,不过是同一种真理,在不同文明下的两种表述。”
陈凡的意识体缓缓站起,一股超越了所有法则、凌驾于所有知识之上的混沌气息,从他身上弥漫开来。
“道,亦是理。法则,即是公式。”
“现在,由我来统一你们的语言。”
话音落下的瞬间,他伸出一只手,轻轻按在了那张闪烁不定的光桌之上。
“轰——”
混沌之力,如同一座无形的熔炉,瞬间降临!
那张光桌,连同其上所有互相冲突的模型、阵图、公式,在接触到混沌之力的刹那,竟没有丝毫反抗,首接被分解、消融,化作了最纯粹的、不含任何属性的原始信息流!
阵法宗师的星斗阵图,被拆解成了一个个最基础的能量回路符文。
航天总工的力学模型,被还原成了一串串最底层的数学与物理常量。
所有人的智慧结晶,在这一刻,都被强行剥去了它们各自文明的外衣,露出了其最本质的、共通的“逻辑内核”。
“以‘周天星斗’为能量循环核心,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熵增原理。”
“以‘山脉龙骨’为承载结构,引入‘生物力学’的柔性设计,使其能够自我调节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