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卫大律师的高见(第3页)
片刻之后,卫信说道:“要短期轰动,得打‘组合拳’,还得借你父亲的身份发力。”
“第一,借‘代表’的名头破局。让你父亲去递‘履职质询函’,不光说报社造谣,更要提‘媒体未经核实抹黑代表,影响代表履职公信力’。”
“让辽河市委把函件转到春城宣传部,等于官方先给事件定了‘需核查’的调子,省内媒体不敢再装聋作哑。”
陈旭东眼睛亮了,这专业的律师果然不一样,顿时心生敬佩。
“第二,抓准媒体竞争的空子。春城晚报作为市级媒体,它肯定有竞争对手,你去联系一下。”
“把证据的复印件交给他们,让两家媒体打擂台,让春城的百姓知道,你父亲是冤枉的。”
陈旭东点点头,“师哥,这事己经在做了!”
卫信“嗯”了一声,接着说道:
“后天,我到春城!我去报社递律师函时,让你父亲带一些矿工去报社门口。”
“不用闹,就举着证据复印件站着,每人手里拿个搪瓷缸子,有人问就说‘求报社登个真相,让俺们能安心挖煤’。”
“老百姓都爱看热闹,路过的人肯定围过来,只要有一家媒体拍了照片,其他媒体第二天准会跟着报。”
“这叫‘现场造势,引舆论跟进’,比咱们自己找媒体报道更省劲儿,而且,还显得咱占理。”
此刻,陈旭东对这位便宜师哥己经佩服的五体投地,“师哥,就按你说的来!回头我就和我爸说。”
卫信想了想,又在电话里嘱咐道:
“你记着,所有动作都得‘沾着法、靠着理’。”
“代表质询是履职,媒体爆料是举证,矿工请愿是陈情。”
“这样,就算报社找关系施压,也压不住老百姓的议论。”
“等舆论热起来,法院立案那天,咱们再把所有媒体的报道整理成‘舆论监督材料’递上去,法官也得重视。”
高啊,实在是高啊,怪不得人家能是京城的大律师呢!
陈旭东在心中暗暗赞叹。
“师哥,具体多少律师费,您说个数,我绝对不还价!”
卫信在电话里哈哈大笑,“煤老板果然是财大气粗啊!好了,这个先不急,到时候再说!”
随后,两人又在电话里简单聊了几句,便挂掉电话。
付完电话费,陈旭东兴冲冲的回到车上。
“走,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