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泡面残渣的朝堂风暴(第2页)
康熙接过单子,目光扫过那行被涂改的字迹,指腹在“饲禽”两个字上停了停。
“去查。”他声音冷得像冰,“昨夜所有进出偏殿的人,一个不漏。另外——搜宜妃宫。”
旨意一下,禁军立刻出动。
宋甜没走,站在殿角等消息。没过多久,一个小太监飞奔而来,手里捧着个油纸包。
“掌事姑姑!在宜妃寝殿夹层搜出来的!同批虾皮,还有半坛!坛底压着张签条,写着‘御膳房特批,供宜妃滋补专用’——可这墨迹是新的,笔锋软,不像库房老吏写的那种硬撇捺。”
宋甜接过签条,对着光看了看,又用指尖蹭了蹭。
“新墨。”她冷笑,“而且是拿旧纸重写的。真要特批,该用红头签,盖膳房印。这张纸连印泥都没沾,就想当凭证?”
她转身走向殿上:“陛下,若真要栽赃,不如做得更真些——比如,让我也尝一口那‘参汤’?”
康熙抬手:“准。”
太医立刻取来一碗尚温的汤,灰褐色,浮着几片不知真假的参片。
宋甜接过,不喝,先嗅。鼻尖刚凑近,舌尖猛地一跳——【食材共鸣】动了。
一股腐腥顺着嗅觉直冲脑门。
她放下碗,对太医说:“你验验,这汤里除了霉虾皮,是不是还有半夏?”
太医一愣,忙取银针探入,片刻后脸色大变:“回陛下,确有半夏粉,且与霉变虾皮同煮,毒性相激,长期服用,伤肝损目,易生幻觉……”
“啪!”
康熙一掌拍在案上,震得砚台跳起。
“以食为刃,祸乱宫闱,与谋逆何异!”
满殿跪倒一片。
宜妃被带到时,还穿着寝衣,发髻微乱,脸上却挂着笑。
“陛下明鉴,臣妾一片慈母心,怎会做此恶事?定是有人陷害!这虾皮……许是宫女私藏,臣妾毫不知情!”
宋甜没看她,只把那坛虾皮端出来,打开封泥,倒出一把。
“陛下,您看这湿度。”她伸手探进坛中,指尖捻了捻,“霉斑呈絮状,边缘发绿,说明存放处常年潮湿,温度偏高。而御膳房冰窖,三月来温湿度日日登记,我这儿有抄本——零下二度,干燥通风,绝无可能养出这种霉。”
她翻开册子,指给太医看:“您再瞧这霉菌形态,与昨夜奏折上的残渣完全一致。而冰窖同期存放的其他干货,无一变质。”
宜妃脸色终于变了。
“至于这张签条。”宋甜又拿出那张纸,“笔迹是仿的,墨色新,纸背还有油渍——像是从旧账本上撕下来的。而真正的特批签,用的是贡纸,背面有暗纹水印。您要不信,现在就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