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冰窖钥匙的交易(第2页)

胶质未损,纤维紧实,泡发后能拉出丝。她又摸了摸鸭架,骨髓还润,熬汤足够香。

她笑了。

“老东西,您想吃的不是满汉全席。”她自言自语,“是当年那口活命饭。”

当晚,她用边角料忙到三更。

猪皮泡软,慢火熬出浓胶,冷却切丝,淋上老抽、香油、一点陈醋,装进小盅,表面浮着几片香菜——“佛跳墙·假鱼翅版”。

鸭架炖了两个时辰,汤白如乳,滤净后加姜汁、料酒,再把豆腐皮卷成条,裹上蛋液炸脆,摆盘时撒松茸粉,配一小碟酸梅酱——“御制素熊掌”。

最后烫了把青菜,切点豆腐,煮碗清汤,题名“翡翠白玉羹”。

四样菜装进食盒,她借十四阿哥常翻的墙洞,把盒子塞进李公公私宅的柴堆里,附了张纸条:“您要的‘全席’,省了九成料,味儿不打折。”

第二天一早,她照常烧火。

灶门刚打开,小太监跑来塞给她个油纸包。

“李公公留的,说……给您。”

她拆开,里面是本蓝皮册子,边角磨损,像是翻过千百遍。扉页一行字:“给能做假菜真味的人。”

她没急着翻,揣进怀里,继续烧火。

火苗窜起来,照亮她袖口的油渍和手腕上的银镯。

中午,御膳房传来消息:李公公没来点卯,行李清空,人已出宫。

宋甜扒了两口饭,回灶房翻出册子。

第一页是账目,年月写着“康熙三十五年”,条目清晰:

“三月十七,牛油十斤,实收五斤,余五斤转景仁宫侧门,收银二两。”

“四月初八,海参二十两,霉变三成,扣下存冰窖西角,未报损。”

“五月初五,御前赏宴,鹅掌八对,换为鸭掌,差价入总管私库。”

她一页页翻,指尖划过那些数字。

突然停住。

某页夹着张小纸条,字迹潦草:“四十四年冬,太子玉佩送修,银匠扣料三钱,记‘杂用’。”

她盯着那行字,眨了眨眼。

玉佩?胤礽那个从不离身的?

她合上册子,塞进灶底暗格,顺手压了块炭。

下午,胤礽来了。

这次没砸东西,也没抢食盒。他站在门口,手里拎着个食盒,放桌上,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