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 章 连禅宗的慧能大师都被这小子辩得哑口无言?!(第2页)

“汉时佛法初入,为使中土士民理解,大量借用道家无为、自然、清静等术语格义佛经,此乃治史者皆知!”

“我说佛本是道,意指佛法能在此地广布,最初是依托于道家思想之土壤,借用了道家之名相!此乃饮水思源,何错之有?”

“莫非大师认为,佛法东传,无需借助任何中土思想,便能凭空而生?”

他巧妙地将辩论从孰高孰低引向了历史传播过程,再次强调借助与依托,而非等同或源于。

慧能大师微微蹙眉,他修行高深,不滞于物,但对于具体历史细节却不甚纠结,缓声道:“纵有格义之便,亦为权巧,佛法真义,超越名相,终究与道不同!”

林平安挑眉反问道。

“既超越名相,那为何执着于佛、道之别?为何容不得佛本是道四字?”

“《金刚经》云: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一切法皆是佛法,又岂囿于名相门户之见?”

“大师的禅宗,不也讲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吗?这与道家得意忘言之旨,岂无神似之处?”

慧能大师闻言,眼中骤然闪过一抹精光,重新审视着眼前的这个俊朗非凡气质不俗的少年。

他没想到对方竟能如此迅速地切入禅宗核心,并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阿弥陀佛,是老衲着相了!”

他沉默片刻,双手合十,开口说道,随后,便站在一旁默然不语。

他此举并非认输,而是意识到林平安机辩非凡,纠缠于字面意义,反而落了下乘。

这……

连禅宗的慧能大师都被这小子辩得哑口无言?!

殿内众人满脸愕然。

“慧能大师果然不愧为得道高僧,小子佩服!”林平安看着慧能大师,心中满是敬佩。

心胸宽广,方能容纳万物,立地成佛!

道岳法师见状,上前一步,举起手中竹签,声音悲愤:“即便佛本是道之言尚有狡辩余地!

“那林施主污蔑小徒辩机妄解签语、惑乱人心,以致其吐血昏迷,此事又当如何说?!”

“此乃高阳公主殿下当日所抽之签,签文在此,云中锦书来,月下赤绳系,波澜一时起,终归沧海济!”

他将竹签内容朗声念出,殿内众人皆听得清清楚楚。

“此签明明是中上之签!预示虽有波折,终得圆满!”

“小徒据此解签,劝慰公主耐心等待,何错之有?怎就成了妄解签语,惑乱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