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净化微塑料(第2页)

 张薇把孙晴的发现一五一十地告诉李旭。 

 说到池塘水时,李旭的筷子突然停在半空。 

 "池塘水源..."他喃喃自语,"那不是我们水葫芦试验池吗?"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放下餐具。 

 十分钟后,他们站在后山的蓄水池边。 

 池塘里生长着翠绿的水葫芦。 

 里面的水是活水。?齐^盛\暁^说?枉¢ ,耕^辛,蕞?全? 

 引用的是渠水。 

 然后又流出去,最终汇入农场的饮用水系统。 

 李旭弯腰掬起一捧水:"我们当初只检测了常规指标,从来没想过测微塑料..." 

 当天下午,丰收农场的实验室灯火通明。 

 李旭带着科研团队设计了简易实验: 

 十个玻璃缸分别装入含荧光标记微塑料的自来水,其中五个放入水葫芦。 

 电子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准备就绪,研究生小王负责每小时取样检测。 

 "第一批数据出来了!" 

 凌晨两点,小王揉着通红的眼睛惊呼,"有水葫芦的样本,微塑料浓度每小时下降5%!" 

 李旭凑近屏幕,看着曲线图上的陡峭下降线。 

 经过24小时实验,水葫芦组的微塑料减少了78%,而对照组仅因自然沉淀减少了9%。 

 "这比预期强太多了..."李旭摸着下巴,"查查文献,有没有类似发现。" 

 三天后,更严谨的实验展开。 

 李旭团队购买了市面上最常见的pet、pp、pe三种微塑料颗粒,配置成不同浓度的溶液。 

 显微镜下,奇迹清晰可见:水葫芦散发的一些物质,能够分解微塑料颗粒。 

 甚至,一些水葫芦生长过的水中,也含有那些物质。 

 可以吧微塑料颗粒分解成无毒无害的一些分子和原子。 

 "这解释了孙晴的康复,"李旭说道,"水葫芦不仅能够分解水中微塑料,流过的水中,也具备这种物资,彻底消除微塑料的毒性。" 

 半个月后,当孙晴带着最新体检报告回到农场时,实验室墙上的数据图表己经密密麻麻。 

 她的微塑料指标降至1.8个/毫升,完全恢复到正常范围。 

 "老板,你们真的找到了解决办法?"孙晴抚摸着实验室里一株水葫芦的叶片,"所以是这些小家伙救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