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投资陷阱(第2页)

 然后,操盘手卷款跑路,留下一地猪毛。 

 而茶叶,从始至终,都只是这场骗局中,用来迷惑人眼的、最无辜的道具。 

 他们的手法,堪称一部教科书级别的金融诈骗案例: 

 首先第一步,价值重塑——把石头吹成钻石。¨暁^税*宅. /已¢发′布?醉~欣/璋.洁~ 

 一块成本不过几百块的、品质平平无奇的普洱茶饼,他们敢开出五千、一万,甚至数万元的天价。 

 为了让这个离谱的价格看起来“合理”,他们会雇佣专业的“故事写手”,为每一款“金融茶”,都编造出一个动人心弦的传奇故事。 

 “这款‘孔雀王者’,采自云南深山千年古树,由当地最后的茶王传人,于月圆之夜,手工炒制,每年全球限量发售99饼!” 

 “这饼‘班章至尊’,在民国时期曾是某位大军阀的贡品,后流落海外,几经辗转才回归故里,每一片茶叶,都沉淀着历史的厚重!” 

 实际上呢? 

 这些茶叶,可能就来自某个普通的、大面积种植的台地茶园。 

 所谓的“故事”,纯属子虚乌有,全靠一张嘴,把稻草吹成金条! 

 第二步,氛围营造——让你相信真的“一茶难求”。 

 为了让大家相信这茶真的如此火爆,他们会在市场上,雇佣大量的“茶托”,上演一出出精彩的“抢购”大戏。 

 “老板!这‘孔雀王者’还有没有了?我从京城飞过来,就是为了它!”一个穿着光鲜的“演员”,会在店铺里大声嚷嚷。 

 “哎呀,老板,真是不好意思,今天的配额己经卖完了。您看,这位先生己经把最后两饼给定了。” 

 店员会一脸“为难”地回答。 

 “我加价!我愿意在市场价的基础上,再加两成!” 

 “演员”会表现出“志在必得”的样子。 

 一买一卖,一唱一和,搞得真像那么回事一样。 

 每一次的“交易”信息,都会被郑重地记录在一块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上面清晰地显示着每一款茶的“最新成交价”和“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