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前因(第2页)
幸好人家讲道理,祸不及家人,没有牵连二姐和三姐。周围人也识趣,将永安侯府的大姑娘和其他人做了切割。
以前也有一些家里和永安侯府境况相似的姑娘和赵青荷交好,她越大越看不上她那些好友,人家也不是傻子,感觉出来后也不和她玩了。
最后结果就是她被所有圈子孤立,自找的。
赵尔忱懒得再理这人,亲姐姐又怎样?父亲和伯父还是亲兄弟呢,最后不也不欢而散。至于父亲在天有灵,八成也得被赵青荷伤了心。
赵青荷的婚事办得很快,快到甚至有些仓促,赵夫人以最快的速度将长女打发了出去,嫁妆什么的都按最低的标准办。
赵尔忱看到赵青荷的嫁妆单子时,最终还是没有说什么,多给点岂不是便宜了德远伯府?他们一家子心术不正,说不定就能干出抠媳妇的嫁妆这种事儿。再说了,赵青荷看不起永安侯府,侯府凭什么还要给她添嫁妆?
就这样,赵青荷带着略显朴素的嫁妆嫁进了德远伯府。
本以为此事就此了结,谁料第三日新婚夫妻回门时,德远伯二公子那副对着永安侯府指点江山的模样引起赵尔忱的不满,对方被赵尔忱怼得上了头,竟大言不惭的说起了先永安侯的不是,什么有其父必有其子,上梁不正下梁歪。
这可把赵夫人气得浑身发抖,死盯着端坐不动的赵青荷。赵青荷撇开脸不看赵夫人,她一句话也不说,任由丈夫侮辱自己的父亲,儿时父亲对她的疼爱忘得一干二净。
赵夫人再也忍不了了,直接叫人将这对夫妻赶了出去,字面意义上的赶,夫妻俩被逐出侯府时差点站不稳摔在大街上。
此后德远伯府的人再也不登永安侯府的门,连年节也不回来,为京城的贵妇人提供了不少茶余饭后的谈资。
如今好端端的,赵青荷又要回娘家做什么?赵尔忱清楚她的秉性,无事不登三宝殿,她必然是有所图,永安侯府能给她什么呢?
听说赵青荷嫁过去这三年过得也不咋地,成亲三年就儿女双全了,要是两个孩子都是她生的,在这个时代也能说一句幸福。可惜她至今无所出,两个孩子都是妾室生的,被德远伯夫人抱去养了,赵青荷敢跟妾室抢孩子,哪有胆子和婆婆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