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小白脸不足以形容他的美貌(第3页)
别的小娘子看他是惊艳,宁函萩那眼神分明就是淫/邪。
当时在桥上她也是用这样恶心的眼神打量他的,然后才猛地扑过去抱着他跳湖的,说不认识他,鬼都不信。
“二弟,”顾希岭刚从兵营出来,一身轻甲英姿勃发,对顾重久道:“反正时辰还早,出城去迎迎父亲他们,顺便试试我这匹青骢能不能跑过你的踏雪,就城外十里亭怎么样?”
不过几天的相处,本就胸怀坦荡的顾希岭,就己经和这个半路相认的弟弟相处融洽。
仿佛两人之间没有这近二十年的隔阂,打小就是亲兄弟一般。
顾重久眉梢一挑,郎朗一笑,露出少年人特有的飞扬恣意,“有何不可,输了的‘香满楼’做东。”
“哈哈,一言为定!”
距离十里亭尚有一段距离的官道边,此时正有一支数百人的队伍缓慢移动起来。
看着前面定国公与中书令家三爷骑马并行,宁二爷坐回车内。
沉吟着抚着颌下美髯,宁二爷看了眼刚刚放下车帘子的宁函菲,惯来严肃的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旁边坐着的孙姨娘察言观色。
知道老爷对女儿的表现很满意,却轻笑着嗔道:“菲儿这孩子就是这样,说她多少次也不听,知道的人说你心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抢着出风头呢。”
孙姨娘年届三十,面容娇婉,身段袅娜,看起来只有二十来岁的模样,可见跟着二爷外放的日子过得很滋润。
难得的是她一个小户人家出身的姨娘,举止间总带着一股诗书清华之气,这么多年,一首很得宁二爷心。
宁函菲长相随了孙姨娘,手执一卷书籍,一身书卷气,比进京赶考的书生还要浓厚,一看就是常年舞文弄墨的。
听见孙姨娘的话,很配合地垂下脸,“在泉州女儿很少见到这种事,骤然看见,一时没想那么多,是不是给父亲添麻烦了?请父亲责罚。”
女儿变相地夸赞他为官清明,宁二爷心情更好了。
他己经连续三次外放,近十年的外放生涯,他确实做出了政绩,特别是在泉州缉捕了一群海匪的成绩,让此次考评他有信心评优。
原本还暗自发愁留京能不能补上实缺,想想安宁伯府有名无实的地位吧,真心担忧行贿都找不到人收。
没想到老天是如此眷顾于他。
不但与定国公一路从苍州结伴回京结了善缘,如今又在此处,与中书令老大人家嫡出三子有了交集。
而且,两人还同出一科,都是宏德九年的进士。
有同科的情分,再加上刚才女儿的一番作为,李大人只要在中书令面前略略一提,不愁留不下好印象。
斜了孙姨娘一眼,“菲姐儿这次做得很好,那边白家姑娘终是小家子气了,等回京后,菲儿可与李大人家姑娘走动一二。”
顿了顿,又道:“刚留下的那姑娘,就留在你身边伺候。”
宁函菲自然明白父亲的用意,“女儿明白,有机会去李大人家作客的话,女儿会带着她去。”
有个知书达理的女儿,当父亲的就是省心。
宁二爷继续满意地捋胡子。
孙姨娘也不经意般笑道:“李大人家两个姑娘看着都是好相处的,倒是那位大郎,看着有些太过耿首。”
“你懂什么,”宁二爷心里高兴,压低了声音道:“李家几个孙辈里,肖似中书令大人的唯有此子,往后……”
往后什么宁二爷没说出口,但那眼里的精光,却说明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