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谣言引发(第3页)
“谣言最初,是从贤妃娘娘宫里的三等宫女春杏嘴里传出来的。
她收了这两粒金子,在浣衣局和几个相熟的宫女闲话时,故意将陛下赏赐十五殿下葫芦、让殿下听政、以及……太子殿下某次在御书房议事时告退后,陛下似乎叹了口气这些小事添油加醋地说了出去。经查,这金子……出自永宁侯府的外库。”
永宁侯,正是贤妃的母家。
张敬贤适时地补充道。
“老奴顺着春杏这条线,又查了近日宫内外接触。发现太子殿下今日出宫去了太师府。而太师府那边……似乎也有人在推波助澜,将谣言往‘陛下有意易储,属意十五殿下’的方向引。”
“贤妃……永宁侯府……太师府……”南烁缓缓地重复着这几个名字,手指从小葫芦上移开,轻轻敲击着光滑的紫檀木桌面。那“笃、笃”的轻响,在寂静的御书房里,敲在下面人的心尖上。
张敬忠和张敬贤屏住呼吸,大气不敢出。
突然,南烁嘴角向上扯了一下,竟发出一声低低的轻笑。那笑声里没有半分暖意,反而带着一种淬了冰的森寒。
“呵……”他看着御案上那两粒刺眼的金瓜子,又低头看了看自己腰间那枚随着他动作轻轻晃动的青绿小葫芦,碧玉在幽暗的光线下流转着温润的光泽。
“朕还没死呢,”他的声音陡然转冷,“就有人这么迫不及待地惦记着朕的位置,挑拨朕的儿子们骨肉相残?”
他的目光抬起,落在虚空某处,锐利如刀锋,穿透了紧闭的窗棂,仿佛要将那散布谣言的黑手凌迟。
“好得很。”南烁唇齿间缓缓吐出三个字,脸上那抹冰冷诡异的笑意加深,“朕的十五皇子如今,倒成了一面照妖镜,什么牛鬼蛇神,都急不可耐地现了形。”
他伸出手指,点了点张敬忠捧着的锦盒。
“那个春杏,还有经手过这金子的永宁侯府管事,你知道该怎么做。至于贤妃……”他顿了顿,指尖敲击桌面的节奏快了几分,“让她好好在宫里‘静养’,无事就不要出来了。
永宁侯教女无方,罔顾圣恩,其爵位……降为永宁伯。”
“是!老奴遵旨!”张敬忠心头一凛,立刻应声。
“至于太师府那边……”南烁的目光转向窗外,声音恢复了之前的平静,却更添了几分莫测,“敬贤。”
“老奴在。”
“去库里,把前些日子高丽进贡的那支百年老山参,给太师夫人送去。就说……太子孝心,感念外祖母的病中牵挂,特请朕赐下此参,望老夫人安心静养,勿要再为旁事劳心伤神。”
张敬贤心头雪亮,立刻躬身。
“老奴明白,这就去办。”
南烁挥了挥手。张敬忠和张敬贤无声地躬身退下。
御书房内只剩下南烁一人。
他重新靠回宽大的椅背,手指再次抚上腰间那枚小小的青绿葫芦。冰凉的玉石触感透过衣料传来。他想起允堂献宝般将葫芦塞进他手里时,那双清澈见底、毫无杂质的眼睛。
“父皇一个!堂堂一个!”
孩子稚嫩欢喜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
南烁闭上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
再睁开时,眼底只剩下深不见底的寒潭。他拿起案上一份关于北境战后安置的奏折,朱笔蘸满了墨,落笔的瞬间,手腕沉稳有力,不见丝毫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