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隔岸观火(第3页)

 蒋家,或者说太子那边,是嫌这潭水还不够浑,想再丢一块石头进去,让那些依附于三皇子的势力彻底跳出来吗? 

 争论还在继续,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 

 “够了!” 

 终于,一个清朗,语气不容置疑的声音响起,压下了殿内所有的嘈杂。 

 太子南承瑾向前一步,转身面向群臣。 

 他身姿挺拔如松,玉冠束发,玄色太子常服上绣着的西爪金龙在殿内光线下隐隐生辉。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争执的双方,声音沉稳有力,清晰地回荡在太和殿每一个角落。 

 “父皇,诸位大人。今日朝议,本为嘉奖功臣,振奋军心国威。陆将军之功,彪炳千秋;大哥之功,血战得之;三弟之劳,亦不可没。然封赏之议,当以功绩为基,以朝廷法度为绳,以大局安定为重。” 

 话语停了一下,目光转向礼部刘侍郎和兵部陈尚书。 

 “刘大人、陈大人所虑,亦是为朝廷法度计,为公平计,其心可鉴。” 

 他肯定了反对派的部分立场,让陈尚书等人脸色稍缓。 

 随即,他的目光又转向蒋文柏等人。 

 “蒋侍郎等爱惜皇子之心,亦是拳拳可表。三弟初次担此重任,虽有疏失,然其心可勉,其行可嘉。” 

 太子这番话,不偏不倚,既肯定了各方出发点,又无形中定下了基调——封赏必须基于功绩和法度。 

 接着,他转身,恭敬地对南烁拱手道。 

 “父皇,儿臣以为,三弟此番押运粮草,虽有小挫,然终成其事,保全军资,此乃大节。建府开牙,乃皇子成年应有之份。然为彰父皇慈爱,慰三弟辛劳,儿臣斗胆建议,除礼部所议建府所物外,可额外赏赐三弟京郊皇庄一处,良田五百顷,金帛若干。既全了皇子体面,亦显父皇恩泽。至于蒋侍郎所提兵部历练之事,” 

 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疏离。“三弟刚历战阵归来,身心俱疲,宜先休养。军需调度,关乎国本,自有兵部能臣专司其职,不必急于一时。” 

 太子的提议,既驳回了蒋文柏那危险的“实权”提议,又比礼部那刻薄的“仅赏建府所物”显得宽厚体面。京郊皇庄、良田金帛,都是实惠,却又不触及核心权力。更重要的是,他强调了“休养”,将南承钰暂时排除出了权力中心。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太子,又悄悄看向龙椅上的帝王。 

 南烁看着太子沉稳从容、有理有据地处理着这场纷争,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满意。这个儿子,越来越有储君的风范了。 

 他微微颔首。 

 “太子所言,甚合朕意。便依太子所奏。三皇子南承钰,赏京郊皇庄一座,良田五百顷,金千两,帛百匹。建府一应器物仪仗,由内务府按亲王份例,从优备办。着其归京后,于新府好生休养,无事不必入宫请安。” 

 “陛下圣明!太子殿下仁厚!” 

 群臣齐声应和。蒋文柏垂下的眼帘遮住了眼底一闪而过的精光,躬身领旨。礼部刘侍郎和兵部陈尚书也松了口气,跟着行礼。 

 一场关于封赏的风波,在太子的斡旋和南烁的最终定夺下。 

 永安宫西配殿。 

 贤妃指腹依旧无意识地摩挲着早己冰凉的茶杯边缘。派去打探消息的宫女匆匆进来,跪地低声禀报。 

 贤妃的指腹重重按在冰冷的杯壁上,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第一个被陛下开刀的世家还未可知。 

 但第一个被太子……或者说被蒋家借刀削弱的皇子,己然浮出水面。 

 三皇子南承钰……慧妃…… 

 贤妃的目光变得无比幽深,嘴角缓缓勾起一抹笑意。端起那杯早己凉透的茶,送到唇边,却没有喝,只是任由那冰冷的瓷器贴着唇瓣。 

 看来她沈家,更要小心了。 

 “啪嗒。” 一滴冷凝的水珠,从杯沿滑落,滴在光可鉴人的紫檀木桌面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