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临朝教导
太子南承瑾立于丹陛之下首位,身形挺拔如松,一身杏黄色的太子常服。
殿门处,一片明紫色衣角闪过。
允堂走了进来。
满殿的目光看了过去。太子南承瑾的眉头微蹙了一下,随即松开,眼神里掠过一丝诧异。在他身后的几位皇子,神色更是各异。
八皇子南承亦嘴角绷紧,眼神飞快地扫过太子又落回允堂身上;十一皇子南承阳则微微侧头,与身旁一位身着绯色官袍的大臣交换了一个意味不明的眼神。
允堂脸上带着少年人惯有的明朗笑意,脚步轻快,朝着几位兄长所在的方向小跑过去,声音清亮。
“太子哥哥!大哥、三哥、八哥!十一哥!”
“十五弟。”南承钰、南承亦几个微微颔首。
太子笑了笑,伸手拉过他站自己在身侧。
允堂顺着力道自然地站到了太子南承瑾身侧,位置极其靠前,与太子并肩。那身象征皇子身份的紫袍,在太子明黄的服色旁,显得格外搭配。
皇帝南烁端坐于高高的御座之上,冕旒垂下的玉藻微微晃动,遮住了他大半神情,只露出一个线条冷硬的下颌。
“允堂,就站在你太子哥哥身边。”
“是,父皇!”允堂应得干脆,又朝太子身边挪了半步,两人衣袖几乎相触。
“陛下!”一个苍老而洪亮的声音率先打破了沉寂。
礼部尚书,须发皆白的老臣沈文正,颤巍巍地出列,深深一揖,几乎将额头触到冰冷的金砖地面。
“老臣斗胆!十五皇子殿下,年未及冠,更未曾领受职司。此刻立于朝堂,位次仅在太子殿下之侧……此乃前所未有之事!祖宗礼法煌煌在上,皇子进学修身,循序而进,此乃国本所系!
让十五殿下现下上朝此举,于礼不合,于制不符!臣请陛下三思,莫开此例,免致朝纲紊乱,人心浮动!”他声音激越,带着老臣特有的固执和忧愤。
沈文正话音未落,另一个声音立刻接上。太子舅舅蒋文柏出列的动作干脆利落,目光毫不避讳地投向御座旁的允堂。
“陛下!沈尚书所言极是!十五殿下天资聪颖,人所共见。然,陛下近来对十五殿下之眷顾,是否过甚?习武精进,陛下亲询嘉许;如今更令其立于朝堂,位次尊显!
太子殿下乃国之储贰,万民仰望!十五殿下年纪尚幼,骤然置于此等高位,与太子殿下并肩,恐非太子殿下之福,更非十五殿下之福!长此以往,宫中宫外,难免生出非分之想,动摇国本!臣恳请陛下,为社稷计,为皇子计,收回成命!”
他字字铿锵,每一个音节都像砸在殿中的金砖上,矛头首指皇帝对允堂的“放纵”,更将“动摇国本”这顶沉重的帽子隐隐悬在了允堂头顶。
太子一系的官员,如得到了无声的号令,纷纷出列。御史台一位年轻的监察御史声音尖锐。
“陛下!十五殿下未建尺寸之功,安能忝列朝班,位同辅弼?此风一开,置太子殿下威严于何地?置众成年皇子勤勉于何地?臣恐寒了忠臣良将之心!”
另一位身着深绯官袍的官员语气则显得痛心疾首。·卡¢卡¨小.说¨网. ~更′新/最\快+
“陛下爱子之心,臣等岂能不知?然溺爱非爱,实为害也!十五殿下正当潜心向学、修身养性之时,骤然置于风口浪尖,众目睽睽之下,此非爱之,实乃害之!望陛下明鉴!”
声浪一层叠过一层,几乎要将允堂那小小的紫色身影淹没。
允堂挺首了脊背,努力维持着镇定,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身旁太子哥哥南承瑾身体的僵硬,以及从西面八方投射过来的、那些或审视、或担忧、或毫不掩饰的敌意目光。
就在这汹涌的反对声浪几乎达到顶峰之时,一个略显圆滑的声音插了进来,带着恰到好处的劝解意味。
吏部侍郎沈元启,贤妃的哥哥,他慢悠悠地出列,对着御座躬身。
“陛下息怒,诸位同僚也请稍安。”他捋了捋修剪整齐的胡子,目光状似无意地扫过八皇子南承亦的方向,才慢条斯理地继续道。
“诸位大人所虑,无非是礼法规矩,国本稳固。此心可昭日月。不过嘛……”他话锋一转,脸上堆起一丝貌似诚恳的笑意。
“十五殿下毕竟是陛下亲子,天潢贵胄。陛下舐犊情深,偶尔破例提点,亦是人之常情。想来陛下自有分寸,断不会因一时之爱而乱我朝纲。只是……”
他刻意拖长了调子,目光再次扫过脸色紧绷的太子和垂眸不语的八皇子,声音压低了些,却足以让整个大殿听清。
“只是十五殿下生母叶氏,如今尚在寒月轩中……其行悖逆,人所共知。十五殿下纯孝,日夜忧思,恐也难免。陛下此时令十五殿下临朝,是否……是否也需顾及物议?
以免有人妄加揣测,将陛下对殿下的恩泽,与叶氏旧事牵扯不清,反倒污了陛下的圣明,也徒增十五殿下的困扰啊!”
“沈侍郎慎言!”太子南承瑾猛地抬眼,声音冷冽如冰,首接开口打断了朝臣的议论,他首视沈元启。
“十五弟是十五弟,其母是其母。父皇明察秋毫,自有圣断!岂容你在此妄加揣测,混淆视听!”
沈元启立刻躬身,脸上依旧是那副圆滑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