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惊涛骇浪(第2页)

 他没有进殿,只是站在廊下。 

 “允堂刚从演武场回来?不要太累了。” 

 “父皇和太子哥哥的教诲,允堂不敢懈怠。” 

 南承瑾点了点头,目光投向庭院中一株开得正盛的石榴树,欣赏起那火红的花朵,话锋却陡然一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 

 “近来父皇常带你批阅军报,允堂想必眼界大开,收获良多吧?” 

 来了。*d?u/a.n_q¢i/n-g-s_i_.¨n`e¨t.允堂心中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 

 “允堂愚钝,只是跟着父皇和太子哥哥学习,略知皮毛罢了。” 

 “哦?”南承瑾收回目光,看向允堂,唇边噙着笑意,眼神无比温和。 

 “允堂过谦了。哥哥听说,前日兵部关于云州卫所缺额的奏疏,父皇还特意问过你的看法?允堂见解精到,连李尚书都颇为赞许呢。” 

 允堂的心沉了下去。 

 那日父皇确实问了他,他不过是根据兵员名册和历年损耗的惯例,提了句“是否应彻查空饷及逃亡实情,再议补额”,没想到这么快就被添油加醋的传到了太子哥哥耳中,这绝非好事。 

 “太子哥哥谬赞了。”允堂垂下眼帘,“允堂只是依着父皇平日的教导,想到什么便说了,浅薄得很。李尚书不过是勉励允堂罢了。” 

 南承瑾盯着他看了几秒,那目光让允堂感到一阵压力。 

 “允堂,”南承瑾的声音压低了些。 

 “你年纪还小,有些事,不必太过心急。军国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孤知你聪慧,父皇也看重你。但……锋芒太露,未必是福。尤其是在这个当口。 

 和亲之事未定,北境又不太平,朝中各方都盯着。父皇让你接触这些,是信任,也是磨砺。可若引得旁人过分瞩目,甚至生出些不必要的猜忌……对你,对父皇,都不是好事。” 

 允堂抬起头,迎上南承瑾的目光,乌黑的眼眸里一片澄澈坦荡,带着小孩子的固执。 

 “太子哥哥的教诲,允堂谨记。允堂只是遵父皇旨意行事,父皇让允堂看,允堂便看;父皇让允堂学,允堂便学。 

 至于旁人如何想,允堂……问心无愧,也无法左右。允堂只知道,父皇和太子哥哥忧心国事,允堂若能替你们分忧,哪怕只是微末小事,也是允堂的本分,能帮到父皇和哥哥,允堂会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