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烽烟骤起
那封沾着西陲和北狄八百里加旗的军报,在御案之上。
陆铮病危!北狄大军异动频繁!定远关危殆!
南烁握着军报的手指关节青筋暴起,脸上却是一面平静,只有那双深邃眼睛里,翻涌杀意。
太子南承瑾侍立一旁,脸色凝重。
“传旨!召兵部尚书李义、枢密使张韬、户部尚书钱谦、工部尚书赵文博、国公蒋川泽、安远侯赵广、靖边侯李茂,即刻入宫!命太子监国!着京畿大营、神机营、骁骑营,整军备战!粮草辎重,三日内务必筹措妥当!飞马传令北境各军镇,收缩防线,固守待援!不得有误!”
一连串的旨意下来,整个皇宫轰然运转起来。
允堂站在殿门内侧的阴影里,听着父皇一道道旨意,看着宫人们奔出传令,父皇要亲自去!
“父皇!”允堂再也按捺不住,一步从阴影里跨出,冲到御案前,仰起头。
“允堂要跟父皇同赴定远关!”
这突如其来的请求,让殿内所有人都是一怔。连正在飞速拟旨的太子南承瑾都停下了笔,惊愕地看向跑出来的幼弟。
“胡闹!”南烁的眉头拧紧,“军国大事,岂是儿戏!战场刀剑无眼,你当是去演武场玩耍吗?退下!”
“允堂不是胡闹!”允堂倔强地挺首脊梁,毫不退缩地迎上父皇的目光。
“允堂己习武多年,弓马娴熟!知道战场凶险!可允堂不怕!允堂是父皇的儿子,也是南朝的皇子!国土有难,允堂岂能安坐深宫!”
太子南承瑾看着神情激动的允堂,心头拨动。他想起方才在廊下,允堂那双清澈坦荡、毫无野心的眼睛。
他放下笔,走到允堂身边,对着南烁躬身道。
“父皇息怒。允堂年幼,心系国事,一片赤诚,其情可悯。战场凶险,刀枪无眼,绝非儿戏。十五弟还是留在宫中,由儿臣看顾为好。”
他转向允堂,语气带着兄长少有的温和劝慰,“允堂,听太子哥哥的话。留在宫里,帮哥哥稳住后方,一样是为国分忧。你去了军营,父皇还要分心照顾你,岂不是更添负担?”
“太子哥哥!我能照顾好自己!我不需要父皇分心!”允堂急切地反驳,眼睛看向南烁,带着恳求,“父皇!让允堂去吧!允堂保证绝不添乱!允堂就想跟在您身边,不会乱跑的!”
南烁的脸色没有丝毫松动,反而更加冷硬。!兰~兰/文?学? *免!费\阅^读_他无视允堂眼中那近乎哀求的光芒,声音不容拒绝。
“此事不必再议!允堂,即刻回你的重华宫偏殿暖阁!没有朕的旨意,不得擅离!这几日,给朕好好待着!大军开拔,也不必来送!”
不许去!连送行都不许!父皇将他隔绝在了这场关乎国家存亡的大事之外!委屈、不甘和要被抛弃的愤怒冲垮了允堂理智的堤坝。
“父皇!”允堂眼圈瞬间红了,死死咬着下唇,不让眼泪掉下来,只是用那双盈满水汽的眼睛瞪着南烁,胸膛剧烈起伏着,“您……您不讲理!”
吼完这一句,他再也控制不住,猛地转身冲出了金华殿,小小的紫色身影很快消失在殿外的回廊深处。
“允堂!”太子南承瑾下意识地追了一步,又停下,看着那消失的背影,无奈地叹了口气。他转身,对着脸色依旧沉凝的南烁,深深一揖。
“父皇息怒。允堂年纪小,性子又……又格外依赖您。骤然听闻您要亲赴险地,他心中担忧惊惧,一时情急,口不择言,绝非有意顶撞。还请父皇……莫要过于苛责于他。况且……”
他停顿了下,声音低了些。
“允堂自小在您身边长大,从未离开过您左右。此番您远征,将他一人留在深宫,他心中惶恐失落,也是人之常情。”
南烁的目光从殿门处收回,落在太子脸上,半晌,才哼了一声,语气里竟带了些……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