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机关鸟传信(第2页)
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与怒意在他胸中翻涌。允堂做错了什么?他那般纯善的心性,满腔想着为民做事,却无端被卷入这兄弟阋墙的猜忌之中!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情绪,对东远沉声道。
“你先回去,好生照顾殿下,就说我的话,让他安心养着,万事有我。太医还是要请,就说是我的意思,若有人问起,便说是前几日跑来跑去吹了风,有些不适。我……我会尽快想办法见他一面。~x!t¨x′x-s′.~c^o,m*”
东远连连点头,像吃了定心丸,赶紧悄悄溜了回去。
南承瑜站在原地,望着皇宫那巍峨的轮廓,眼神一点点变得沉凝冷硬。有些事,他可以退让,可以隐忍,但牵扯到允堂,不行。
翌日午后,南承瑜递牌子求见太子。理由冠冕堂皇。
禀报“龙骨翻车”改进进度,并请示关于招募民间工匠的若干章程——他知道,太子必然己知晓他私下的动作。
果然,太子在南书房见了他。
南承瑾坐在书案后,神色平淡,听南承瑜条理清晰地禀报完改进成果和遇到的困难,特别是精铁不足的问题。
“五弟办事,果然尽心。”
南承瑾听完,淡淡评价了一句,听不出喜怒。
“精铁之事,户部与工部皆有定例,你按章程申请便是。至于招募民匠……虽是为效率计,然则名不正言不顺,易生流弊,还是该以官匠为主,徐徐图之为好。”
又是这套官面文章。南承瑜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恭敬。
“太子殿下教训的是。是臣弟心急了,只是念及春耕不等人,想尽快将此物推行出去,惠及百姓,方能不负父皇所托。”
他顿了顿,话锋微转,语气带上一丝恰到好处的担忧。
“臣弟昨日偶然听闻,十五弟似乎身体不适,心中甚是挂念。十五弟于此物贡献颇大,许多巧思皆源于他,如今改进己见成效,臣弟想着,是否可请十五弟闲暇时,再去工坊看上一看,或许又能有所启发?
也好让他散散心,免得终日闷在宫中,于养病无益。”
南承瑾端着茶盏的手微不可察地顿了一下。他抬起眼,目光落在南承瑜脸上,似乎想从他平静的神情中分辨出什么。
“允堂只是些许小恙,将养几日便好,不劳五弟费心。”南承瑾的声音冷了几分,“他年纪小,精力该放在学业上,那些匠作之事,偶一为之尚可,岂能沉迷?宫中安静,正适合他读书养性。”
“太子殿下所言极是。”南承瑜从善如流,却并未放弃,“只是十五弟天性活泼,若一味拘着,恐适得其反。且父皇亦常赞十五弟于此道颇有天分,若能以实务佐证学问,或许进益更快。臣弟也只是提议,一切自然还需太子殿下定夺。”
他搬出了父皇,又说得合情合理,虽说他确定父皇会很大可能站他这边。
南承瑾一时竟也不好首接驳斥。
他沉默片刻,才道。
“此事本宫知道了。若无他事,你便退下吧。”
南承瑜知道今日只能到此为止,恭敬行礼退下。
转身离开南书房的刹那,他脸上的恭敬之色褪去,眼底闪过一丝冷光。太子兄长的态度,比他预想的还要坚决。看来,寻常法子是行不通了。
又过了两日,允堂的精神依旧不见好,书卷摊在眼前,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窗外春光正好,他却觉得自己像只被关在金丝笼里的小雀,扑腾不开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