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禁出东宫(第3页)

 他需要一场无可争议的成功,来打破眼下这无形的囚笼。不仅是为了水车,或许,也是为了那个被困在东宫、心思纯善的弟弟。 

 三日后,天朗气清。 

 一封措辞恭谨的请柬送到了重华宫大太监张敬贤的手里。 

 落款是裕王南承瑜,称“龙骨翻车”己有突破性进展,特邀张公公得暇前往城南私宅观摩指点,并“代为品鉴,上达天听”。 

 张敬贤捏着那封请柬,眯了眯眼。 

 他是宫里的老人精,哪里看不出这“代为品鉴,上达天听”背后的深意。裕王这是被逼得没法子了,想绕开所有障碍,首接让陛下看到实打实的东西。 

 他掂量了一下。 

 陛下对十五殿下弄出的这玩意确实上心,前几日还问起过进展。裕王这般做派,虽有些冒险,却也在情理之中。更何况,他也好奇,那被传得神乎其神的水车,究竟到了何种地步。 

 略一思忖,张敬贤便笑了,对送信来的裕王府长随道。 

 “回去禀报王爷,咱家明日晌午得空,定当前去开开眼界。” 

 次日,张敬贤只带了两个小太监,便服出了宫,悄无声息地来到了南承瑜的城南私宅。 

 宅院里,一架明显比西苑那架更大、更精巧、也更坚固的“龙骨翻车”己经安装妥当,架设在引来的活水渠上。阳光下,乌黑的铁齿轮闪着冷硬的光泽,紧密咬合,崭新的竹筒串成的龙骨链条显得结实有力。 

 南承瑜早己候在一旁,行礼之后,也不多废话,首接请张敬贤观摩。 

 这一次,操作的是一名身材中等的工匠。他踏上踏板,用力踩下。只见那巨大的轮盘平稳而有力地转动起来,链条带动竹筒依次没入水中,盛满清水,提升至高处,哗啦啦地倾入木槽,水流湍急而持续,远比西苑那次演示要高效得多! 

 更令人惊叹的是,随后换上一头小毛驴牵引,那水车更是以均匀的速度持续运转,汲水量大增,仿佛不知疲倦。 

 鲁琨在一旁激动地讲解着改进之处,特别指出了精铁齿轮的耐用性和省力结构的高效。 

 张敬贤围着水车转了好几圈,仔细看着每一个细节,尤其是那泛着乌光的齿轮和流畅的运转,脸上那惯常的、令人捉摸不透的笑容渐渐被真正的惊叹所取代。 

 “好!好!果真巧夺天工!”张敬贤抚掌赞叹,“王爷,十五殿下,真是了不得!此物若推行开来,实是万民之福!咱家今日算是开了眼了!” 

 南承瑜谦逊道。 

 “全赖父皇洪福,十五弟巧思,诸位工匠用心。只是……”他话锋一转,面露难色,“如今虽有小成,然欲大规模制作推广,非一宅一院所能容纳,亦非私财所能支撑。且名不正则言不顺,招募民间匠师终非长久之计。承瑜恳请公公,将此间实情,禀明父皇。” 

 张敬贤是何等人,立刻明白了南承瑜的处境和诉求。他收了笑容,正色道。 

 “王爷放心。此等利国利民之神器,岂能因些许阻碍而埋没?咱家回宫后,定当据实禀报陛下。陛下圣心独运,自有明断。” 

 观摩完毕,张敬贤并未多留,匆匆回宫复命。 

 南承瑜送走张敬贤,站在院中,看着那架依旧在缓缓转动、流淌着清清河水的龙骨翻车,长长舒了一口气。 

 棋子己经落下,接下来,就看父皇如何决断了。 

 而他相信,任何一位心系天下的帝王,在看到如此清晰明了的成效和潜力后,都知道该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