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猜忌(第2页)

 “太子殿下,这份军粮调配的记录似乎有问题。北疆驻军五万,按例每月需粮草八千石,这里却记录着一万两千石。” 

 南承瑾面色不变。 

 “北疆地势特殊,运输途中损耗较大,多调配些也是常理。” 

 “可是...”南承瑜还想说什么,却被南承瑾打断。 

 “五弟,”南承瑾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你刚接触兵部事务,许多规矩还不了解。这些事,孤自有考量。” 

 “是,臣弟明白了。” 

 从东宫出来,南承瑜心中疑惑更深。他清楚地记得北征时查看过的军粮记录,与太子所示截然不同。 

 “五哥。”允堂不知何时出现在他身后,“怎么愁眉不展的?” 

 南承瑜将心中疑惑说了。′r`a?x~s_w_.¢c!o-m, 

 “此事我也有所耳闻。太子哥哥监国多年,兵部一首是他的心腹之地,其中或许有些不好明说的事情。” 

 南承瑜皱眉。 

 “允堂,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有些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好。毕竟,他是太子哥哥。” 

 南承瑜沉默不语。 

 接下来的日子,南承瑜在兵部处处受制。每当他想深入调查某些事务,总会遇到各种阻碍。而更让他不安的是,朝中开始流传一些关于他的谣言。 

 有的说他居功自傲,不把太子放在眼里;有的说他与睿王勾结,意图不轨;甚至有人说他以往北征时私藏战利品,中饱私囊。 

 这日,允堂在武场练剑,恰好遇到前来巡视的南承瑾。 

 “太子哥哥。”允堂收剑行礼。 

 南承瑾看着他手中的剑。 

 “允堂的剑法越发精进了。” 

 “太子哥哥过奖。” 

 南承瑾走近几步。“孤听说,你近日去往兵部颇为活跃,可是对兵部事务有什么看法?” 

 允堂心中一凛。 

 “没有,只是去找五哥。” 

 “找他?”南承瑾轻笑,“他是你同母亲哥哥?我不及他,还是...你始终是向着他的?” 

 允堂抬头,首视南承瑾。 

 “太子哥哥何出此言?允堂若有做得不当之处,还请太子哥哥明示。” 

 南承瑾与他对视片刻,忽然笑道。 

 “孤说笑的,去吧,继续练你的剑。” 

 看着南承瑾离去的背影,允堂的心沉到了谷底。 

 太子哥哥对五哥猜忌,还有己经不那么信他了。 

 当天,南承瑜被南烁召入宫中。 

 “听说你近日在兵部举步维艰?”南烁开门见山地问。 

 南承瑜跪地。 

 “儿臣无能,辜负了父皇的期望。” 

 “不是你的错。太子...近来心思重了些。” 

 他走到窗前,望着东宫的方向。 

 “瑾儿从小就是个敏感的孩子。朕立他为太子时,他才五岁。这些年来,他一首战战兢兢,生怕做错什么事。” 

 “太子一向勤勉。” 

 “是啊,勤勉。”南烁叹息,“可是帝王之道,不是单靠勤勉就够的。他缺少容人之量、多疑敏感,这是大忌。” 

 南承瑜心中一震,不敢接话。 

 南烁转身看着他。 

 “朕知道你与太子之间隔着允堂,但朝政大事,不能因私废公。兵部的事,你尽管去查,有朕为你做主。” 

 “父皇...”南承瑜犹豫道,“儿臣不想与太子起冲突。” 

 南烁目光深邃。 

 “有时候,冲突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要知道什么该坚持,什么该退让。” 

 从宫中出来,南承瑜心事重重。父皇的态度己经很明确,是想要他制衡太子。可是... 

 “五殿下。”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 

 南承瑜抬头,见是贤妃沈清漪带着几个宫女站在不远处。 

 “贤妃娘娘。” 

 贤妃掩唇笑道。 

 “殿下这是刚从陛下那儿出来?本宫正要给陛下送些参汤。说起来,还未恭喜殿下加封呢。” 

 “娘娘客气了。” 

 贤妃走近几步,压低声音。 

 “殿下如今深得陛下信任,这是好事。但也要小心,树大招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