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犹豫不决(第3页)

 当晚,暗卫回报的消息更让他心紧。允堂确实与叶家的一位表亲往来频繁,而那位表亲,近日频繁出入五皇子府邸。 

 还有暗卫在调查那些遇害大臣的案子时,发现所有的线索都被人为切断,而切断线索的手法,与璃王身边的侍卫极为相似。 

 南承瑾坐在黑暗中,久久不语。 

 李德全轻手轻脚地进来点灯,见他这般模样,担忧道。 

 “殿下,您己经坐了两个时辰了。” 

 南承瑾抬眼,眼中布满血丝。 

 “德全,你说...人心会变吗?” 

 李德全低下头。 

 “奴才不知。奴才只知道,殿下待十五殿下如珍如宝,十五殿下也感念着这份情谊。” 

 “感念?”南承瑾苦笑,“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兄弟情谊,还是在帝王家。” 

 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允堂宫殿的方向。那里的灯火还亮着,允堂想必还在用功。 

 这一刻,南承瑾忽然想起舅舅说出不同于父皇说的预言。 

 “双子耀庭,一明一暗,紫微星动,帝星难安。” 

 当时他只以为指的是二弟睿王,如今想来,这“双子”或许另有所指。 

 “备笔墨。”南承瑾忽然道。 

 李德全连忙铺纸研墨。南承瑾提笔,却久久未能落下。 

 外祖父的信还在袖中,那些字句像烙印般刻在他心上。“巧除其势”,说得轻松,可那意味着要毁掉允堂的前程,折断他的羽翼。 

 他想起允堂练剑时专注的神情,谈起政事时发亮的眼睛,那是少年人独有的朝气与抱负。 

 真的要亲手扼杀吗? 

 笔尖的墨汁滴落在宣纸上,晕开一团黑迹。 

 “罢了。”南承瑾放下笔,“再等等吧。” 

 或许,一切还有转机。 

 三日后,边关传来急报:蒙古大军压境,边关告急。 

 朝堂上,群臣议论纷纷。主战主和两派争执不下。 

 让所有人意外的是,南承阳竟出列请战。 

 “父皇,儿臣愿领兵出征,以振军威!”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九皇子年仅十七,从未上过战场,此举实在太过冒险。 

 更让人意外的是,南承钰竟也出列支持。 

 “父皇,九弟虽年轻,但武艺精湛,更有报国之心。儿臣愿为副将,辅佐九弟。” 

 龙椅上的南烁沉吟片刻,竟点头应允。 

 “准奏。九皇子为主帅,睿王南承钰为副将,率十万大军,即日启程。” 

 南承瑾站在朝堂之上,只觉得浑身冰凉。父皇竟如此轻易就答应了九弟和三弟的请战。 

 退朝后,南承瑾快步追上正要离开的南承钰。 

 “三弟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