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再下江南(第2页)
这一次出门,他将偌大的宅子,托付给了赵衡。
还有那裴疏鸿留下的一双孤苦妻女,小乙也特意挑了两个伶俐的下人,好生照看着。
他小乙可以孑然一身,但不能让他人因自己而流离失所。
如今,这漫漫长路上,又多了一个王刚。
这小子仿佛一夜之间开了窍,变得极有眼力见。-纨^夲+鰰`颤¨ !已^发^布_蕞~欣?蟑,劫!
端茶倒水,喂马劈柴,鞍前马后地伺候着,竟是将一行人照顾得妥妥帖帖。
车马辚辚,一路向南。
北地的苍凉风沙,渐渐被南方的温润水汽所取代。
终于,秣陵城那巍峨的轮廓,出现在了地平线上。
马车径首驶向城中的赵府。
府门前的石狮子,在江南的湿气里,生出了一层青苔。
钱公明早己在门口翘首以盼,见到小乙的身影,激动得几乎要老泪纵横。
他知道,这位深不可测的年轻人,便是赵府乃至整个瑞禾堂的救命稻草。
小乙来了,那悬在所有人头顶的刀,便有了回鞘的可能。
周裕和不在府中。
钱公明说,这段时日,为了瑞禾堂的生意,周先生几乎是以命相搏。
整个人生生熬掉了一圈肉,憔悴得不成样子。
但这位神机阁的暗探,确有几分寻常商人不具备的本事。
他极善笼络人心,也深谙经营之道。
即便漕运被断,如同被人扼住了咽喉,他竟还能在钱柜的帮衬下,将瑞禾堂的生意打理得有声有色。
当然,那位前任管事留下的老伙计们,从不曾消停。
明里暗里的攻讦使绊,如同跗骨之蛆,无日无之。
可周裕和与那些人,却也达成了一种诡异的默契。
那便是在这江南米市的牌桌上,重新洗牌,再赌一局。
谁能解了这漕运的死局,谁,才是这瑞禾堂名正言顺的掌柜。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一身疲惫的周裕和,终于回到了府中。
众人各自安顿己毕,便聚于一堂,堂中灯火通明,却无人有半分闲情。
小乙端坐主位,手指轻轻叩击着桌面,发出极有韵律的声响。
他率先开口,打破了沉寂。
“周兄,说说吧,这江南的风,把瑞禾堂这艘船,吹得有多晃?”
周裕和拱了拱手,称呼依旧是“少主”,声音沙哑,满是疲惫。
“少主,新米眼看就要上市,各地的客商都在等着我们发货。”
“尤其是发往京城的那批贡米,更是耽搁一日都不行,那是要掉脑袋的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