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大闹嘉陵江(第3页)
见他神色变幻,小乙继续不紧不慢地说道。
“我并非军中参将,自然也谈不上冒充。”
“只是在下与两位大将军私交甚密,时常盼我能去军中探望,这才各赐下一枚令牌,以便出入罢了。”
“若是大人不信,自可差人去军中求证。”
求证?
借他一百个胆子,他一个区区五品知府,也不敢为这点“小事”去惊动那两位跺跺脚就能让一方震动的大将军啊。
可眼前这年轻人说得有板有眼,气度沉稳,那份从容,又绝非装腔作势所能伪装。
这可如何是好?
知府大人只觉得屁股下的官椅,此刻仿佛长满了钢针。
小乙却不给他过多思索的时间,话锋陡然一转,变得凌厉起来。
“大人,我今日无故被缉拿到府衙,此事的前因后果,还请大人明断,还我一个清白!”
“现如今,我乃‘瑞禾堂’的新东家,今日在码头筹备运粮,却被贵属无端抓到这公堂之上。”
“敢问大人,是何缘由?”
他声音一提,目光如炬,首视堂上。
“我那批米中,既有要送往京城的贡米,也有供给西凉、北仓两军的军需。”
“不知大人将我这主事人扣下,将我这批粮草扣下,是意欲何为?”
一连串的炮轰,字字诛心。
“京城贡米”、“两军军需”,这八个字,如八座大山,压得那堂前的知府几乎喘不过气来。
他脸上的汗,己经不是渗出来的,而是淌下来的。
他终于坐不住了,连忙起身,从高高的公案后走了下来。
“不知……不知这位公子,尊姓大名?”
小乙看着他,一字一顿地报出了自己的名字。
这是他第一次,在这江湖之上,对一个外人报出自己的大名。
“赵忆。”
那知府快步走到小乙身边,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
“误会,天大的误会啊!”
“赵公子,都是下官治下不严,才闹出这等误会!”
他一边说,一边将那稻丰米行报假案的事情竹筒倒豆子般说了出来,将自己摘了个干干净净。
“前几日,那稻丰米行的人来报官,称他们的米在路上被山匪所劫,所以我的人看见码头有人大批运米,便误以为……”
“实在是误会,天大的误会。”
“下官多有得罪,还请赵公子千万不要介怀啊!”
小乙冷眼看着他这番表演,心中明镜一般。
这嘉陵知府,是个官场的老油条了。
他知道,能同时持有两枚大将军令,又能在短时间内悄无声息接手“瑞禾堂”的人,绝非他一个小小的知府能够招惹得起。
“那与我们瑞禾堂向来作对的稻丰米行,还望大人严查此事,究竟是他们虚假报案,恶意构陷,还是真有其事!”
小乙的语气不容置喙。
“今日之事,我可以不追究。”
“但是五日之内,我希望大人能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我想知道一个结果!”
“是,是,一定!下官一定严查,给公子一个满意的交代!”
知府点头如捣蒜,连声应承。
小乙也无意在此地过多逗留,解决了这里的问题,便转身向堂外走去。
那知府亲自将他送到府衙门口,千恩万谢。
而当日将他押来府衙的那名领头衙差,则被知府大人一个眼色,战战兢兢地跟在了小乙身后。
小乙要他,随自己一同回到码头。
他要他,当着所有人的面,将那些留守的衙差,亲手撤走。
他更要让漕帮上下知道,这嘉陵城里,没人敢动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