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过三关(一)
小乙眯了眯眼,又回到了那人声鼎沸的校场。
他走回了那个原本属于自己的队列位置,拿起那柄磨出了包浆的木刀,继续操练。
周遭的一切,喊杀声,喘息声,木器撞击声,都仿佛隔了一层,变得不那么真切。
唯有心口那团火,烧得愈发滚烫。
一旁的年虎扭过头,看了看他,眼神里带着几分询问。
小乙也看向他,二人目光在空中交汇,那点沉重与决绝,便都化作了无声的默契。
年虎咧开嘴,露出一口白牙,笑了。
小乙也笑了,笑意却未达眼底。
一日的操练,像是用一把钝刀子反复磋磨着这群新兵蛋子的筋骨与锐气。
待到收操的号角吹响,回到营帐中,几乎人人都是一滩烂泥,瘫在地铺上,只剩下哼哼唧唧的力气。
哀怨声,此起彼伏。
小乙却不觉得半分疲累,比起那段时日的魔鬼般的折磨,这点操练,不过是开胃小菜。
他转头看向邻铺的年虎。
那汉子大马金刀地躺着,悠闲地翘着二郎腿,嘴里还吹着不知名的小调,调不成调,却自得其乐。
这点苦,对于一个在山林间与豺狼虎豹争食的汉子而言,确实算不得什么。
小乙本以为,徐德昌那番话后,自己很快便会被投入那座名为战场的绞肉机里。
可未曾想,接下来的数月光景,日子竟是古井无波。
日复一日,都是在校场之上,汗水浸透戎衣,干了又湿,湿了又干。
偶尔,会有那么一两个缺了胳膊少了腿的老卒,被姜岩请过来。
他们靠在旗杆下,用一种看死人的眼神打量着这群新兵,懒洋洋地讲述着战场上的要领。
如何分辨西越蛮子的号角声,哪种是佯攻,哪种是死战。
如何排列阵型,才能让身边的弟兄,多一分活命的指望。
小乙对那些一板一眼的校场招式,早己没了半分兴致。
那些花架子,比起他所学的东西,差了不止一个十万八千里。~2`芭\看′书+旺` ¢追¨最.新`璋?节`
可对于那些老卒口中的排兵布阵之道,他却听得比谁都认真,仿佛一个即将饿死的人,看到了满桌的珍馐。
他总是凑在最前面,听得津津有味,甚至会不断追问一些细枝末节。
譬如,风向对弓箭手的影响,譬如,如何在沙土地上快速构建防御工事。
那些问题,刁钻得让老卒都忍不住多看他两眼。
这一切,自然都落在了不远处的姜岩眼中。
这位面冷心热的校尉,什么也没说。
只是在一个黄昏,趁着无人注意,他悄悄塞给了小乙一本书。
那书,没有封面,甚至连个名字都无。
翻开来,里面的字迹潦草得像是鬼画符。
一看,便知是手抄之物,且抄录之人心思不宁。
可细细看去,书里的内容,却让小乙的心跳都漏了半拍。
那上面所载,尽是些战场之上排兵布阵的诡谲技巧,以及一场场血淋淋的实战记录。
胜,是如何胜的。
败,又是为何而败。
字里行间,透着一股铁与血的腥气。
小乙立时便明白了,这定然是姜岩的手笔,是他这十数年在刀口上舔血,用命换来的心得体会。
这份人情,重逾千斤。
自那以后,小乙每晚都会点上一盏油灯,在昏暗的光晕里,逐字逐句地仔细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