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封侯(第3页)
徐德昌在前,龙行虎步。
小乙在后,亦步亦趋。
百官分列两侧,一道道目光,或审视,或好奇,或漠然,尽数落在他们二人身上。
小乙的眼帘低垂,视线里,只有前方那明黄色的,象征着无上权力的御座。
御座之上,端坐着一个人。
一个模糊的,却又沉重如山的身影。
二人走到殿中,齐齐跪倒。
“臣,徐德昌。”
“赵小乙。”
“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之声,在空旷的大殿里,激起一阵回响。
“徐爱卿,快快请起!”
一道温和,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的声音,从御座之上传来。
那声音,穿过二十年的光阴,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响彻在小乙的耳畔。
这就是……他的声音。
“你是我大赵的擎天玉柱,国之栋梁啊!”
“谢陛下。”
徐德昌起身,身形笔挺如松。
“保家卫国,乃臣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爱卿过谦了。”
龙椅上的那人轻笑一声。
“击退西越蛮夷,此乃不世之功,你徐德昌,当为首功!”
“臣,愧不敢当。”
徐德昌再次拱手。
“礼部尚书何在?”
御座上的声音,微微提高。
“臣在!”
一名老臣自队列中走出。
“宣读朕的封赏,让满朝文武,都听一听,我大赵,从不亏待任何一个有功之臣!”
“臣,遵旨。”
礼部尚书展开手中圣旨,清了清嗓子,用一种抑扬顿挫的语调,高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西越蛮夷,犯我边疆,扰我生民,罪不容诛。神武营主帅徐德昌,身膺戍边之任,心怀家国之忠,率西凉锐旅,挥师御敌于城外。临阵则亲冒矢石,决策则洞烛先机,大破西越主力于西峰山麓,解边民倒悬之危,扬大赵国天威于域外。其功在社稷,泽被西方,非寻常勋绩可比。”
“朕念其忠勇,嘉其殊勋,今特颁此诏:”
“封徐德昌为定远侯,赐丹书铁券,食邑千户。”
“赏黄金千镒,锦缎千匹,甲胄一副,良马十乘,以彰其功。”
“望徐卿受封之后,益励臣节,再接再厉,为国再镇边疆,保境安民。切勿恃功而骄,负朕厚望。”
“钦此。”
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臣,徐德昌,叩谢陛下隆恩。”
老将军再次跪下,声音里,听不出一丝波澜。
小乙也随之跪下,将头,深深地埋了下去。
他听着那句“切勿恃功而骄,负朕厚望”,只觉得舌根泛起一阵苦涩。
这究竟是说给徐德昌听的,还是说满朝文武听的?
或许,都一样。
在这座庙堂之上,他们,都只是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