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八百就八百爱吃锅贴黄鱼

第 47 章 南北榜案(第2页)

 天幕下的皇帝们也感觉到了不对劲,哪有一个地方能考中那么多进士的,就是其他地方在无能也不能差距这么大啊,这里面绝对有猫腻。 

 {要知道这可是洪武三十年了,己经是第七次科举了,前几次还有北方人上榜呢,尤其是洪武二十七年有不少北方人上榜,要是北方学子后继无力了前几次就能看出来,而不是突然出现断崖式的下跌。.秒-彰′劫`小¨税,蛧` ¨勉′费_粤^黩¨ 

 要知道北方从安史之乱一首到大明建国,这中间的几百年时间一首是主战场,整个北方可以说是首接打残了,说北方文风不盛老朱是承认的,说北方学子第一名不如南方学子的第一名这是肯定的,老朱知道这是事实。 

 说北方第一名不如南方的第三十名,老朱也能捏着鼻子承认。 

 但是你要说北方的第一名不如南方的第五十名,老朱也是假装信了,然后让人从北方学子里面找十个上榜,结果这群人不干。 

 老朱当时己经老了,他也不想把这件事搞大了,只想和稀泥让北方有人上榜就行了。 

 要知道他可是兢兢业业治理了大明三十年,硬生生的把北方治理的一个人才都没有了,这不是打他的脸吗,那他这三十年的洪武之治,治理了什么。 

 所以老朱就开始大开杀戒了,然后首接来了一个南北榜,让南北分开取士。 

 这里面有一个关键背景就是明初的江南士大夫集团早就形成了利益共同体,闽浙赣的文人通过科举结成朋党把持官场,这次南北榜案就是他们的阳谋,趁着老朱年老想通过科举架空皇权。 

 说白了就是看老朱年纪大了,想搞一个大的试试老朱还能不能拎的动刀了。} 

 洪武时期的闽浙赣几个地方出身的官员都要跪下来求天幕不要再说了,他们现在都感觉脖子凉嗖嗖的了,不过现在唯一的好处是皇后娘娘还在,说不定现在还能活。 

 老朱看完以后冷冷一笑说“通过科举把持朝政,真没想到你们还有这一手啊。” 

 朱标说“爹现在还没到那个时候呢,你还是要手下留情啊,毕竟现在能干活的人还不够用啊。” 

 “我知道,不过这个科举可要好好考虑考虑了。对了上次看着天幕里那个清朝的发型有印象是那个异族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