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 章 论语(第3页)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他父母在我手上他就跑不远,就是跑了我也有办法捉回来。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把人打到快死了,说话就好听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但凡打架,只要犹豫对方就站起来了,不犹豫便能将对方打废。}
满清皇帝们这时候灵光一现,想到会不会是他们销毁了太多书籍,让这些汉人读不懂论语了,结果硬生生让他们从里面悟出来一条杀伐之道,激活了他们的血性,所以后世人才会变得一个比一个杀气重。
想到这些满清皇帝也是一根筋变两头堵了,他们一个比一个头疼,现在都不知道该不该继续推行文字狱了。
现在一些教书先生也头疼了,要知道这些孩子学好的不容易,学坏则是很快的,现在有的己经在读天幕上的论语了,他有预感以后过来上学的学生绝对学过天幕上的论语,他想想以后的教书的日子感觉到一丝绝望。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人不知道我的大名,我还没发怒,己经很君子了。}
很快天幕就讲论语详解播完了,虽然不是所有的论语都解释了,可就这些己经让大儒们感觉头疼了,也不知道天幕下的小孩子学了多少,但是可以想想那些教书先生的惨样了。
【大家要学习仁义之道,知道吗?】
天幕下的大儒己经不敢再赞同了,他们要看是怎么解释的,因为他们己经不相信字面意思了。
【仁就是把人一分为二,义就是把脑袋打到胸口里。】
天幕下的老百姓虽然感觉那不对,可是看着这两个字挺形象的也说不出来什么。
一些大儒看完以后都快要吐血了,这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啊,怎么会传成这个样子。
赵匡胤时期 开封外面的军营大帐里,所有武将对视了一眼,然后齐齐对着赵普施了一礼说“赵相公,我们己经知道论语的重要性了,以后保证回去多研读论语,行仁义之道,不过这个仁好办,这个义我们还要多加练习,请给我们一些时间。”
赵普都快吐血了,他想说论语不是天幕上的论语啊,这个仁义之道也不是这个意思啊,不过那些武将又齐齐对着赵匡胤施了一礼就出去练习去了,根本不给他解释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