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八百就八百爱吃锅贴黄鱼

第 229 章 舌尖上的羌人2(第2页)

 不少人都反应过来了,纷纷跑到药店买龙骨,有运气好的看见上面刻的字符,然后就嚷嚷了起来“和天幕上的差不多,难道说这就是商朝的文字。” 

 刘彻眼睛也是雪亮的,想着要不要收集一些当陪葬品,一千多年前的东西了,肯定很珍贵。 

 李世民看着着急过来的魏征开着玩笑说“你这是怎么了,被狗追了?” 

 魏征没有说话只是递过来一块骨头,上面刻着一些符号。+狐*恋*文!茓- +首~发? 

 李世民也是聪明人,很快就联想到了天幕提到的甲骨文,就问“这就是天幕上提到的甲骨文?” 

 “应该是的。” 

 李世民看着上面的符号想了想说“既然后世那么喜欢这些,就让人把有字符的都收集起来,整理成册收录起来,顺便试试能不能破译,看看古人都记录了什么。” 

 “臣谢陛下。” 

 “不用客气,回头让人多抄录几本,到时候埋你坟里。” 

 魏征的脸僵硬了一下,很快就恢复过来了,他没想到陛下在这里等着他呢,现在能找到的龙骨绝对比后世的多,那么记录的东西也多,回头再他坟里埋一部。 

 以后世子孙的性格很有可能刨他的坟,找这本书啊,陛下真是好阴险啊,既然这样你也别怪我了,以后你也别想闲着,努力干活吧,我们看谁能耗过谁。 

 不只是李世民,很多人也开始收集刻字的龙骨了,当然不少人就开始造假龙骨了,毕竟有了买卖自然就有人造假了。 

 朱棣更是首接下令把甲骨文编篡到永乐大典里面,毕竟后人说它是千古第一奇书,怎么能有没记录的东西呢。 

 至于这些字的破译,就交给天幕了,最起码他们现在知道了十几个字,以后边看边整理边记录呗,慢慢破译的不就多了,反正他只是动动嘴,下面人干活而己。 

 老朱和朱棣的想法差不多,他也想把这些甲骨文记录到他的洪武大典上面,反正多记录总没有错。 

 这也为他们以后的时空,留下来不少宝贵的资料。 

 {贞,疋来羌『就是疋进贡过来的羌人』 

 用自咸,大丁,大甲,大庚,还有下乙,『意思是要不要用羌人祭祀成汤和他后面的几位先祖,咸就是成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