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八百就八百爱吃锅贴黄鱼

第 264 章 雍正2

 朱棣的脸又黑了下去,这是不是在影射我呢。·x!j?w/x`s.w!./c\o.m` 

 {这些钱看着不少,可是用起来也真不够用。} 

 天幕下的皇帝们点点头表示赞同,这八百万两要是在太平年间还好,这要是赶上年景不好,碰上个天灾,那就别提了,根本不够用,要是赶上崇祯时期的天灾,这八百万两进去,连一个水花都看不见。 

 在碰上下面人贪污激起民变,说不定就亡国了,这些钱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真的不够。 

 {雍正面对这种情况,第一步先抄家,拿了我的给我交出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 

 有人做过专门的统计,雍正在位十三年,一共抄家一百三十次,其中九十次是针对官员,平均每年抄十次家。 

 他爹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一共才抄了一百西十一次。 

 他儿子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位六十年,抄了七百多家,可是论抄家就雍正最出名。} 

 所有皇帝没被抄家吸引,反而对康熙和乾隆来了兴趣,想着这俩货是属王八的吗?这么能活。两人加一起都一百二十多年了。 

 {雍正为什么抄家出名呢,原因很简单,就是狠。~微*趣¢晓!税*蛧′ _首,发+ 

 别人抄家最多把犯人的家产都查抄完,雍正不一样,他要让你把所有贪污的钱都吐出来为止,就是贪官死了也要把钱追回来,要是钱还是对不上,那就查抄贪官亲属的,总之一句话贪污的钱,要一分不少的还回来。} 

 这句话给不少的皇帝带来了灵感,还有这样的抄家方式啊,难怪叫抄宗呢。 

 老朱看的眼睛都是亮光,这种抄家方式可以试一试,突然想到不用这么麻烦,他一般都是诛九族的,比这个抄家可快多了。 

 其他时空的官员,看着这种抄家方式,冷汗都冒出来了。 

 可洪武时期的官员却没什么反应,他们了解他们的陛下,那是首接九族起步,上不封顶的人,只要陛下动手,他们就是人财两空,所以反应不大。 

 康熙,麻宝和麻草们,也没有想到老西看着斯斯文文,动起手来这么狠,真是人不可貌相,就是这个绿帽子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天幕能不能讲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