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八百就八百爱吃锅贴黄鱼

第 276 章 归义军2(第2页)

 嬴政看到这里,忍不住叹息一声,怎么忠臣都是人家的,他的大秦怎么就没有呢,又想到肯定是胡亥嚯嚯光了,就赏了胡亥二十棍。

 {然而,功高震主的道理亘古不变,随着张议潮的声望越来越高,朝廷对他的猜忌也越来越深。

 公元866年,他的兄长张议潭在长安病逝,七十一岁的张议潮,将归义军的指挥权交给侄子张淮深,自己前往长安担任闲职。-微-趣-暁?税~蛧¢ -追·醉,歆.章/截_}

 皇帝们看到这里谁也没有发表意见,他们都懂功高震主的道理,有时候明眼人都知道的混招,他们也会出,就是因为要避免有些臣子功高震主。

 {离开敦煌那天,百姓们携老扶幼,哭着为他送行,张议潮回望这片自己浴血奋战半生的土地,眼里都是不舍,可是他也没有别的办法。

 他走在去长安的路上,时而沉思,时而放声大笑,当长安城墙屹立在他的眼前时,他红着眼呢喃道“长安,我来了。”}

 郭昕看着天幕,他的眼也红了,这也是他魂牵梦绕的长安啊,自从离开后就再也没回去过,他很羡慕张议潮,最起码张议潮还能在长安安享晚年,可惜他再也回不去了。

 突然他的眼神坚定了起来,这是历史上的郭昕,可不是现在的他,他既然知道未来,就一定有办法改变,到时候带着这些老兄弟一起回家。

 【 归义军,张议潮,十路信使,九死一生,他们从来就没有想过放弃,因为他们都有关于盛唐,关于王朝的信仰!

 是的,那是他们魂牵梦绕的大唐。

 西北有孤忠,中原有全忠。】

 唐朝之后知道这段历史的古人,看到这个评论区以后笑出了声,他们没想到后人看事情的角度还真不一样。

 唐朝之前的古人,看着这条评论感觉哪里不对,这更像是后人的戏谑之言,可这个全忠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下面有没有解释。

 【全忠是什么意思啊?

 就是朱全忠,被唐皇赐名的那个朱全忠。】

 李世民来了兴趣,这个朱全忠和西北孤忠齐名,也不知道干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