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八百就八百爱吃锅贴黄鱼

第 294 章 张元2(第2页)

 古人看到这里狂笑,各个时空的赵宋官家脸都黑了,赵顼旁边的苏轼还想再说什么,但是又被苏辙捂住嘴了,他实在是怕他这个哥了,要知道苏辙对他爹都没这么恐惧过。

 {在和议过程中,李元昊想改姓吾祖,北宋的高层差点就答应了,毕竟对于议和这件事来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李元昊改个姓而已,这不算什么大事。?齐^盛\暁^说?枉¢ ,耕^辛,蕞?全?

 不过因为韩琦等人的反对,才开始重新商讨这件事,所以通过这件事来看,即使拥有龙虎榜,号称北宋文人巅峰的仁宗时代,也是有草台班子的存在。}

 古人对李元昊的机智感到佩服,居然能想出来这么一招,只是可惜北宋没有采纳。

 赵匡胤的脸都黑了,不过他现在已经不再找赵光义出气了,赵光义的那句话让他陷入了精神内耗。

 {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虽然北宋从万国来朝变成了万国来嘲,不停的给周边各国送钱,成了当时有名的冤大头,一点也不像大唐那样当真的带头大哥,从经济发展方面来说,岁币外交确实维持了当时的和平状态。

 而且相比打仗的开支和死伤,岁币外交的成本并不高,还能通过贸易把送出去的钱钱赚回来,所以北宋除了面子上挂不住以外,并没有什么多大的损失。

 但是一个国家什么时候,也不能只算经济账,比如因为岁币的原因,导致宋辽两国和平了一百多年,然后就被金国一锅端了。}

 听到靖康之耻,赵宋官家的脸又黑了。

 {这时候最郁闷的就是张元,他因为这件事郁郁寡欢,他忙活了这么久就是想证明一下自己,结果到头来发现,自己还不如以前呢,以前好歹是上国子民。

 他实在是接受不了这个反转,反转,又反转的人生,最后在郁闷中死去。

 可是因为张元这件事,给北宋带来了血的教训,所以宋仁宗嘉佑年间就下过一道诏书,从今以后,在殿试的时不再进行淘汰。}

 张元看到这里都蒙了,李元昊和北宋和谈了,那他又是背井离乡,又是叛国,辛辛苦苦跑过来投奔算什么,算他能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