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作者给的私设
这过程中,李蓉也了解到一些大晋的山林政策。
除了目前登记在册的土地,其余的全部属于朝廷,哪怕是一寸荒地那都是朝廷的。
如若哪家要开垦荒地,需得上报里正,逐级报至县衙,由县衙下发公文,安排人量地造册之后才能开垦,开垦第一年免税,第二年开始按标准交税。
山林则全部属于朝廷,大晋的子民,无论是谁,一人进山一次只能带一担柴火出山,百姓不能私卖柴火,担回来只能自家使用。
百姓能自主砍的树,大小也有规定,最好是一些死掉的树。
那些不便进山砍柴的,那就只能去买,和盐、铁、矿一样,木材也是大晋的官营经济。
每个城镇都有许多家柴火铺,由官府统一经营,供货。
得来的钱充入国库。
要说有没有违法的人,那肯定有,看抓不抓到。
也不乏钻空子的人。
李父就如此,把驴车赶到山脚,进一次山确实只担一担柴火,但是一天他进山好几次。
不算犯法,但也没人抓他。
李蓉也不太懂,和现代也不太一样吧,听着像是特别粗放的宏观经济。
有个疑问。?5/2.m+i¨a*n?h?u^a+t^a+n_g·.\c¨o-m/
“呃......,那如果有一天供应不及了呢?”
赵树成:“......那就该乱了。”
以前这些山林都是达官贵人、地主私有的,砍一次柴得去远处的无主山林,去了还不一定能回得来。
久而久之,那不就该乱了。
“那你们在镇上买柴,多少钱一担呢?”
李霜霜对价格再清楚不过,“柴火价钱不会忽高忽低,镇上一担柴二十文,冬天要二十五文,一个月得买好多次,要不都说这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柴排第一!城里的更贵,说不得京城的要贵好几倍。”
“城里有些人往来,人家也送柴火呢!”
呃......
“那...这个薪材司从砍柴到卖都是他们自己吗?”
那这得多庞大一个群体?
“是,也不是。”
首先,砍树的问题,砍哪里的树,哪些能砍哪些不能砍,那是由巡林官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