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听他说(第2页)

 王大勇说一千五百斤。 

 赵树成在家又卸又搬的,抬了一天半土豆,首觉告诉他不止一千五百斤,报了一个两千。 

 李霜霜是说不准多少就没说,王良田不知道弟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也没接话。¢6¨1!看`书?网· .更?新,最^全/ 

 李蓉说跟舅舅差不多。 

 “好,我们就按最少的来说,一千五百斤。爹,一亩水稻出多少谷子?” 

 王大勇:“三百斤,最多不超过三百三。” 

 问题一出,在座的有脑子的都知道差距了,而且差距大了,一亩水稻出三百斤,一亩土豆出七八百斤土豆,两倍的差距。 

 稻谷晒干还不能首接吃,还有许多工序,才能得到能吃的米,三百斤的重量里面还要除去糠的重量。 

 而土豆呢,刮刮皮就能吃。 

 王良河见他们都在想问题了,再抛出了一个问题。 

 “李蓉蓉,你买回来原种是不是就在城里买的?当时买的多少一斤?” 

 李蓉看了他一眼,冲她来的是不是?她要说十五,感觉会被王大勇的眼神扫射一遍。 

 王良河看着她乱转的眼睛,盯着她,她可别想乱说,他都打听到了。 

 “老实说。” 

 “十五。” 

 王大勇果然站起来,瞪着眼睛:“十五一斤?!那我们快拿去卖吧!” 一亩就算七百斤,能卖...能卖...十两? 

 “阿蓉,一亩可以卖十两银子。” 

 李蓉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还太表面,哪怕她通过一些市面上卖的书了解过一些风俗,但那只是书里的,不是当前现状。 

 从王良河指出水稻和土豆产量差距巨大的时候,她就有些奇怪,他早上自己去逛街到底干什么去了。 

 首觉告诉她,事情不太简单。 

 “舅舅,听王良河说下去。” 

 王大勇按下自己激动的心,等王良河说完他们再说卖土豆的事情。 

 王良河:“李蓉蓉,你告诉我,你一共买了多少钱的原种?” 

 “二两多一点。” 

 他就知道:“二两银子的种子,你种了两亩,现在挖出了一千多斤,按照现在市面上的价格,至少能卖二十两,你们想想,如此暴利,各位为什么不种?” 

 王大勇一瞪:“那我们哪知道这个东西,一年到头都去不了城里几次,能知道这东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