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木屐(第3页)

 王良田把他送到书院门口,拴好驴,去拜见了王良河的老师才回家。 

 * 

 下雨天也出不了门。 

 李蓉彻底闲下来,看着院子里的泥巴院子,想到一个不脏鞋的办法。 

 做双拖鞋行不行? 

 木屐! 

 村里很多人穿草鞋,可是草鞋湿水也不好走路,走哪里都是大黄脚印,还得经常洗脚。 

 她不穿。 

 尝试一下木屐,木屐可是老祖宗的智慧,几千年历史了。 

 “姑父,我想做双木板鞋?你可以帮我磨一下木板吗?” 

 赵树成放下手上的圆木,“木板鞋?这可不好走,你穿上会走路?” 

 “您知道啊?” 

 这有什么不知道的。 

 “城里人在家里也会穿木屐,他们不用下地,走路慢点没事。这个鞋在我们乡下可不行,不好走路也走不快,大家都不穿,都习惯穿草鞋、布鞋。” 

 原来有,有就好!显得她正常。 

 “姑父,您会做吗?” 

 “会啊,这简单得很。” 比做家具容易千百倍! 

 “那等等,我画个东西,咱看看。” 

 李蓉拿地上的碎木快条大概画了草图,人字拖。 

 赵树成也画了一个,也是人字拖,只是人变成了‘丁’。 

 “这两种要不要都做?试试哪个好穿。” 

 “可以吗?” 

 “可以,我去找合适的木板,你让你姑母给你缝夹脚的鞋带,可以缝粗一些,大概小拇指粗。” 

 李蓉踩着用柴火搭出来的路去里屋找李霜霜,表达了自己的要求和想法之后,李霜霜找了布给她选色。 

 选好布条李霜霜穿了针就开始缝。 

 李蓉出去量脚。 

 封建糟粕对村里还没荼毒到不给女人露脚的地步,很多女性也穿草鞋露脚趾,不是爱穿,是生活所迫不得不穿。 

 李蓉脱了鞋,光脚踩在选好的木板上,赵树成用炭大概画了左右脚的形状,两对。 

 画好用锯子把形状锯出来,用工具磨掉粗糙的表面和边缘,底部特意留了两齿短齿,一齿在前脚掌,一齿在脚跟往里两寸的地方。 

 一是为了防滑,二是好绑鞋带。 

 然后在需要绑鞋带的地方钻了三个孔。 

 西只鞋底,又锯又磨,做了整整一天。 

 李霜霜鞋绳都缝好了,鞋底还在磨。 

 第二天李蓉就穿上了新鲜出炉的木屐,还行,不是很难走。 

 走在砖地上,一步一个响。 

 总算不是踩水就湿鞋湿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