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秋收
稻田的稻穗、麦田的麦穗逐渐变黄。
早撒种的人家,这两天己经开始割麦。
秋收之前,该拿出来打扫的晒席,存了一年的各种箩筐全都翻出来,该刷刷,该掸掸。
打谷子的谷桶腾出来待命,去年剩的谷子也得重新安置。
没有谷桶的人家走街串巷和亲戚、亲友协商打谷时间,你家用完了我家用,我家用完了他家用。
忙得不得了。
李蓉家这几天也是在倒腾这些,昨年剩的粮食先腾出来放麻袋里面,还好麻袋够用。
计划先收水稻,因为田里有鱼,没能把水放完,要比其他家难收。
工作量增大,全家都出动了,也没时间做饭。
李蓉把一天的工钱调到西十文,不管饭,一天的工作时间可能要比之前要长。
条件说出去来的人也很多,去钱家同样干一天才二十五文,李蓉家可以多赚十五文,为什么不来?
一共雇了六个人,加上李霜霜、赵树成和她,一共有九个人在地里干活,三个孩子托付给王阿奶。
这次收稻得分两次完成。
七个人把稻割了捆成合适的大小,由两个人来回把稻抱到河滩上,一捆捆立在河滩上晒干,等晒干点再来打谷。
晒干稻谷再打一是减轻晒席的压力,二是晒干一些更好脱粒。
打谷脱粒的时候除了自家一个谷桶还租了一个,三个人用一个谷桶,一个人装袋,一个收拾稻草和拉回家晾晒。@-求?书
李霜霜专门在家一边晒一边用竹耙把干稻叶扫出来。
两块地,从割稻开始,前后用了五天才把稻谷搬回家。
搬回家还要继续晒,把稻谷彻底晒干才不会霉。
和之前王大勇说的差不多,一亩三百多斤。两块地,十五亩的水稻,拉了几趟板车就拉完了。
少也没有办法,亩产就这样。
结了快一两银子的工钱。
她发现这个钱是西瓜挣了稻谷花了,来回倒腾。
麦还没有收,苞谷也没有收,不知道还要花多少钱。
打谷最后一天傍晚李霜霜叫李蓉去罗家接孩子,一个个赖在地上不想回家,喊祖奶奶、林奶奶救命,本来就累,孩子不听话更烦了,李蓉折了一根棍子赶回来的。
小小年纪差点就吃上竹笋炒肉。
稻谷晒了几日太阳,基本都干了,抬出谷风车,把瘪谷吹掉,剩下饱满的谷粒,再晒一天就可以收进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