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租房(第2页)

 “东家来了,快请坐。” 

 租地的人家给赵树成端了一碗水,把自家汉子叫来搬谷子,她去邻居家借了秤。 

 今年的稻跟去年差不多,一亩三百斤出头,给赵树成称了一半,定好明年继续租地的租契,帮忙把谷搬到车上。 

 “东家,这是亲戚?” 他们租赵家地好几年,知道赵家没孩子。¨3¢8+k+a·n+s\h·u′.*n!e\t- 

 赵树成:“这是我侄女儿。” 

 把所有稻谷搬上车,他们还得返回澜水镇,提前把田税交了,省得过几天还要跑一趟。 

 澜水镇的公堂用的就是以前县衙的公堂,税收由主簿负责统筹,过几天就会在镇上公堂摆税收的桌案,镇上的人自觉来交租,来一个登记一个,不自觉的再上门催缴,澜水镇辖下村里的税是一村一村和里正一起去收。 

 赵树成这次不仅要交田税,还要交他和李霜霜的丁税,一次性全部弄完后,得了一个小条子。 

 这就证明田税、丁税己经清。 

 * 

 过了几天,灵水村也通知交税,税可以交钱也可以用粮抵,今年没有李蓉家什么事,就没去里正家凑热闹。 

 听说还有人乱报地里的庄稼,想少缴税,当场就被指认出来了。 

 问了赵树成才知道,每家种什么在交税的时候自己报一遍,再和里正手上的册子对一遍,对上了就正常缴纳,没对上那就是错了。 

 原来里正会在庄稼种下去后大概去看看每块地种了什么,粗糙记下来,等税收的时候可以对照着看。 

 李蓉听了就觉得这个税制太复杂,无形中增加了很多的工作量。 

 明朝中后期不就是实行了一条鞭法首接收钱吗?既简化了税制,也方便征收,不过也有弊端。 

 税收,是几千年来都逃避不了的社会责任。 

 可能目前的税制是适合大晋的吧?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改。 

 * 

 小狗崽两个多月终于完全断奶,可以抱回家养了。 

 是某一天孩子们玩回家告诉李蓉,曾爷爷说明天可以把狗狗带回家了。 

 第二天吃了饭,李蓉把第一次搭的兔子窝搬出来安置在木棚的一角。 

 兔子己经去了后面的兔子棚,这个原先的兔子窝经过再次改造变成了狗窝,就等狗崽回来住了。 

 “走吧,姑姑陪你们去曾爷爷家。” 

 三个孩子欢呼着出门,还去赵家叫了赵玉成和赵宝珠,林桃娘出来看了一眼,李蓉见她的肚子明显大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