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此刻的相逢
琰琋催动骁影,马蹄踏碎夜色与晨雾,这般日夜兼程放在过去,即便他们强撑也免不了气息凌乱、神色倦怠,如今他们呼吸平缓、面色清朗,依旧能随着马势微微起伏而未有疲累之意,己经是最大的改变。~d.u_o′x^i~a?o?s+h_u`o·.′c^o~m¨
牵马踏过长堤,江雾渐散,锦川镇的轮廓在晨光中一寸寸清晰起来。
东侧水面开阔如镜,曙光铺在上头,水天一色;西侧群峰绵延,山脚云气缠绕,像一笔收束在天际的墨痕。
画桥横跨两岸,桥栏垂满诗牌,风过声声轻响;桥下书舟穿行,船首系着彩帛,墨字随水波忽隐忽现。
沿桥而上,砌石长阶首达镇心最高处——鸣川阁,檐角凌空,正对山水交会之地。
他垂眸看她一眼,心中微动——承天序的修行真有了成效?。
这一路风霜夜寒,往昔足以耗尽他们的气力,如今却像有股温和而不竭的力量托着,体力与内息始终稳定。
若在数月前,即便骁影能撑,他们也会因内息消耗过快而必须放慢速度,如今却能在长夜后仍保气脉畅通、手中缰绳沉稳如初。
锦川镇外,江面铺着一层浅金的光,画桥在雾气初散间横贯两岸,雕刻古雅,诗牌随风轻晃,木声清脆。+微\趣,小^说+网_ ^无′错.内¨容*偶有文士倚舟朗诵,声音沿江传远。
琰琋的手略收缰,骁影放缓了步子,他侧身看向沅澄:“为什么这么急?”
“在祭典上说的话……让我想起柳蘅曾说,三镇文脉相连。我们既然开了第一镇的锁,就该立刻赶往下一镇,让它延续下去。”沅澄视线落在楼阁上的浅淡的鹅黄烟岚。
鸣川阁前,辩声如潮,忽而激烈,忽而舒缓,间或伴着评席扇骨轻敲的清响。
阁内外早己聚满人声,文士、评席与慕名而至的旅人交错其间,长廊悬挂历届辞章之魁的题匾,在晨光中微微晃动。
这是锦川镇一年一度的盛事——镇中人对文脉的热情,能容他们不进食,却断不能一日不读、不吟、不辩。
今日的题目,是『战后之世,何以安民?』。
一方以『休养生息,重农立本』为论,言辞沉稳;另一方则主张『开关通市,以文化人』,句句锋锐,评席偶有点头,亦有微笑摇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