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我们该注意
药铺里影影绰绰,仿佛有人正俯身于药炉旁,少年模样的魂影衣袖半卷,指尖搅动着长勺,动作清雅而专注,像在亲自教导药童如何控火。
药童紧张得额上冒汗,还不时偷抹一把,低声应和着,却总慢半拍,惹得少年失笑,抬手指点壶口的泡沫,示意他看准时机。
壶中咕噜的气泡随着搅动一明一灭,伴着杏仁特有的苦涩香气,与夜风混合成一股说不出的清苦气息。窗棂缝隙里透出的微光随之摇曳,像是有生命般,将一屋的静谧衬得格外异样。
沅澄在街口停下脚步,神色不动,只静静望着那熟悉又陌生的身影。
少年模样的衣袖半卷俯身,指尖轻敲壶沿:“先泡再熬,这根茎久泡,软了才好出味。”
药童连忙应声,手忙脚乱去照做,还是慢半拍,惹得少年忍不住失笑。沅澄站在街口,眸光一瞬收紧——那眉眼她认得。
少年的指尖划过壶口,示意药童看准泡眼的大小与消退的节奏,“泡至三成,火提一线;闻到苦里带清甜,后末叶花再下,香气与药性都不跑。”
药童连连点头,手忙脚乱地调闷火与活火,木勺贴着壶壁慢慢走圈,沸点被压低,白雾便乖乖往上拢成一缕。,p^f′x·s¨s¨..c*o¨m?
“记时、记味、记火位——三样差一分,药性都会少上几分。”他在药童耳畔轻声叮嘱,似乎察觉门外的探看而抬眸望向门外,神情清朗如昔。
“……怀芝。”沅澄心头涌上了几许心疼——那个昔年在伤兵营里不停来去的少年军医,果真还是清朗如昔。
药壶的气泡渐渐安定,怀芝只弯身将勺子交还给药童:“牢记,根茎久泡,叶花后下。”
沅澄静静站在门槛外,看着少年模样的阴魂,心里忽然发紧。这样的神色、这样的手势,她曾在伤兵营里看过无数次。
萧赫凑过来,小声问:“怎么?认识?”
药壶的气泡渐渐安定,怀芝只弯身将勺子交还给药童:“要牢记,根茎久泡,叶花后下,要让药性发挥最大的药效,知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