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成了李景隆

“他娘的,我成大明战神李景隆了?”

王磊一个人呆愣愣的坐在床榻之上,他看着周围,他处在一个非常陌生的环境里。¢优^品¨晓_说~王′ ¢毋*错^内′容?

他本叫王磊,是一名特种兵,父母也是军人,在一场战斗中牺牲了。

就剩下他和奶奶相依为命,首到他考上大学的那一年,奶奶也因为积劳成疾而撒手人寰,就剩下他独自一人孤零零的活在世上。

王磊也争气,学习成绩非常好,每年都会拿奖学金。

就这样王峰半工半读的大学毕业了,毕业后他也选择了当兵。后来因为表现突出,被选拔到了特种部队。

他执行过城市反恐,也参与过撤侨行动、更在金三角和毒贩打过仗。

身边的战友换了一茬又一茬,他也从一名普通的战士升到了少校队长。

本想着,就在部队干到退伍的,或者战死沙场,以身殉国。

也确实如愿了,在一次行动中,他负责断后被敌人包围了,为了不被俘虏,他选择了引爆手雷和敌人同归于尽。

但谁知道,老天爷竟然给他开了这样一个玩笑。

身死以后,竟然成了大明王朝开国六公爵之一。从小在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身边长大的亲外甥,世袭罔替的曹国公李文忠的嫡长子李景隆。

他的祖母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亲二姐,赐封曹国长公主。

他的祖父乃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亲姐夫,大明陇西郡王李贞。

而他就是皇帝朱元璋的外甥孙,太子朱标的外甥,被后世被称为大明第一代战神的李景隆。~嗖¢艘`暁^税`蛧? /追·醉^歆·璋-节?

坐在床榻上上的王峰,一点点的接收属于李景隆的记忆。

现在是洪武十七年三月,李文忠因多次劝谏朱元璋不要滥杀功臣、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满。

致使李文忠多年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多年的战场生涯暗伤,一起爆发,现在己经重病缠身,卧床不起。

自己也是因为李景隆悲伤过度而昏厥时,占据了对方的身体。

“嘶,今年是洪武十七年三月初了。历史上,李文忠就是三月份身亡的,后被朱元璋追封为岐阳王。”逐渐接收了李景隆的记忆的王磊立即惊觉道。

一时还有些接受不了现实的王磊,坐到了梳妆台前,看着铜镜中那张青涩的脸庞,王峰露出一副无奈的笑容。

“我成了李景隆了,大明曹国公的嫡长子,不出意外的话,以后是要继承曹国公的爵位了…”

“既然来了,那就好好的在活一次,曹国公的嫡长子,这个身份倒是不错。生而富贵,可谓是顶级的二代了,是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层次…”

“只是…孙儿不能再去看您了!”

“或许是老天爷看我上辈子过的太苦了,所以这一世给了我一个高高在上的身份。”

“哎…”

“呵呵…”随即他又笑了几声,只是多少带着些凄苦…”

再看向镜子中那俊朗的样貌,这个历史上著名的绣花枕头,靖难时的草包将军,被后世众多网友评为大明第一代战神!

王磊虽然不是历史专业的,但是从小学到大学,那也是妥妥的学霸。!q~i_u?s*h¨u,b.a+n/g_.,m^e*对于李家父子的生平也是非常了解的。

李文忠是朱元璋姐姐曹国长公主之子,少年投奔朱元璋后被收为养子,赐姓朱,后又复李姓。

他战功显赫,曾参与平定张士诚、北征元廷,俘获元顺帝嫡孙,官至大都督府左都督,封曹国公,一生可谓是战功赫赫。

死后追封岐阳王,谥“武靖”,配享太庙。

李景隆受朱元璋器重,自幼通读诗书,深得朱元璋喜爱。洪武十九年袭爵曹国公,时年18岁。

多次奉命赴湖广、陕西、河南练兵,负责与西番茶马贸易,掌左军都督府,加太子太傅。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南军主帅耿炳文兵败真定。

黄子澄推荐李景隆为帅,建文帝授其大将军印,率50万大军北伐,赐“便宜行事”权,亲行“捧毂推轮”之礼饯行。

围攻北平时,错失战机。朱棣回师后以精骑连破七营,李景隆弃辎重夜遁德州。

统60万大军再战,初胜后因燕王朱棣迂回突袭、战场突起大风致军旗折断,全军溃散,丧师数十万,逃至济南。

建文西年燕军渡江逼南京,建文帝遣李景隆求和遭拒。

同年六月,李景隆与谷王朱橞开金川门迎燕军入城,南京陷落,建文帝失踪。

朱棣即位后,以其“羡城之功”加封太子太师、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增禄千石,位列靖难功臣之上,监修《明太祖实录》。

后又被朱棣夺爵抄家,与弟李增枝及家眷数十人幽禁。

李景隆绝食十日未死,永乐末年死于禁所。

对于50万大军围攻北平大败而归,其实还有一种说法燕王朱棣是他的表叔,李景隆早期在燕王朱棣的麾下时,朱棣对他是百般呵护。

还一度传出来,李景隆被朱棣收为义子。所以当时的李景隆是放了海的,要不然50万大军,就是拴条狗都能赢。

可以说李景隆前半生,风光无限!

但他的后半生,却是憋屈和凄凉的。

“既然我成了你,那我就会变成更好的你!你的父母,我会替你好好赡养!”

王磊缓缓走到铜镜跟前,看着镜子之中自己的眼睛。

“一路顺风兄弟。我不会辱没我们的姓氏,不会辜负我们爹娘对我们的期望和厚爱,更不会让你在史书上留下千夫所指的骂名!”

“再见,王磊!”

三月的风,还略微带了一点点凉气。刮的屋檐下的铜铃铛“叮咚叮咚”的乱响。

对着镜子,整理好了身上衣物,转身走出房门。

“大少爷,老爷叫你呢。”

刚走出房间,响起李家的管家李华的声音。

“知道了华叔,我这就过去。”

李华本是李文忠的亲兵队长,后来在北征元庭时,替李文忠挡了一刀,从此落下病根,就退了下来,在曹国公府当了管家。

和华叔来到父亲的房间,华叔关上门后就退了出去。

“九江过来,让为父再看看你。”李文忠虚弱的呼唤着李景隆。

“父亲,儿来了…”

李景隆快步走到李文忠旁边,跪在地上,双手紧紧的握着李文忠的手。

看着应该正值春秋鼎盛的李文忠,却被病痛折磨的不成人样,这一刻他共情了,眼泪忍不住哗啦啦的流下来…

“父亲,我在这儿…”

“我儿别哭,爹爹在这里呢,只是等爹爹走了,九江你就要撑起这偌大的家业了,到…到时候要好…好好孝顺你母亲,还有你要督促你两个弟弟的学业…”

李文忠伸出手替他轻轻的拂去脸上的泪水。

“父亲请放心,我会听话的。”李景隆握着李文忠的手,哽咽着说道。

“这都是命呀,父亲感觉也就这几天了,你是嫡长子,以后家里就靠你了。”

说完,李文忠忍不住的咳嗽…

李景隆赶紧将李文忠扶起来,轻轻的帮着他顺着气,首到李文忠不再咳嗽,才将他放好。

李景隆猜测李文忠应该是肺部感染,并且相当严重了。

在这个时代没有抗生素,基本上是不治之症。

对了,我可以提取大蒜素。这个在部队的时候学过的,这个或许有用。当然用青霉素更好,但是他不会提取青霉素。

李景隆心里暗自回忆起了大蒜素的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看着李文忠因为说了太多的话,己经睡了过去,李景隆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制作大蒜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