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你平时一定没少看书吧?(第2页)

 即便面对这些明显更复杂的题目,他依旧从容地拿起了笔...

 ...

 等方力溯写完,

 唐云松拿起红笔认真批改,不禁赞叹连连:

 “第一题‘草蛇灰线’这个伏笔意象,你抓得非常准...”

 ...

 “第二题分析‘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你的切入点也非常到位,

 最难得的是,

 你这答案里引用的几个例证,信手拈来,恰到好处!”

 ...

 唐云松抬起眼,细细打量着方力溯:

 “就算一中的文科尖子生来写,答案也未必能比你更出彩,

 你平时...一定没少看书吧?”

 方力溯淡淡一笑,

 他脑海中浮现的是在无数个循环里,

 把自己埋首于书山文海的画面,

 还有把三人组,装进移动还书箱运走的场景...

 接着,唐云松再次讲解了那三层逻辑,

 随后他说道:“看来这第一层逻辑,你已经打得非常扎实了!

 那么接下来,你的目标已经不是文本的作者,

 而是掌握出题人的逻辑,

 其中,文言文是和出题人斗智斗勇的典型。¨狐/恋!蚊¢穴¨ ·耕_歆`最~哙~”

 随即,唐云松从教案中抽出一套试卷,

 出乎意料的是,方力溯的答案依旧令他惊叹:

 “这同样是我们为资优生准备的题目,没想到你...”

 唐云松感到不可思议,问道:

 “你的文言文底子,什么时候也这么扎实了?”

 方力溯自己也有些意外,

 他已经有好久没有看文言文了,

 上一次接触...好像是在国术馆,

 当时逮着燕老爷子,一个字一个字讲解古医书,

 那场景,历历在目...

 方力溯应道:

 “我正好浅读过中医医学典籍,无形中打下一些基础,

 再加上阅读量充足,语感和理解自然就跟上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

 唐云松若有所思,接着道:“不过阿溯你还是谦虚了啊,

 从你的针灸技艺来看,

 你对中医的理解,绝不是浅读那么简单,

 我认为你应该是属于...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极致的人!”

 “过奖了唐叔叔。”方力溯微笑回应。

 唐云松接着道:

 “我倒是很想听听,你从古医书中得到的,是怎样的感悟?”

 方力溯想了想,细细讲解道:

 “拿《神农本草经》来说,

 其文风简练,尤其是四字句式的广泛运用,是汉代描述性语言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