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快乐加倍(第2页)
 还有就是几次【名师指点】的机会。 
 苏墨从朱熹,到韩愈,再到王阳明,把各类儒家名师全都试了一遍。 
 这比自学可快多了。 
 每一次的【名师指点】,都让苏墨对科举之道的理解突飞猛进。 
 苏墨也逐渐认识到,这古代科举,学问深似海,绝非他原先想象的那般,靠背几篇范文、有点超前见识就能轻松应对。·3*4_k,a*n′s¨h+u!.¢c\o~m_ 
 要是自己没有系统的辅助,仅凭原身那点底子,恐怕连通过乡试的希望都极其渺茫。 
 半月时间倏忽而过。 
 苏墨决定进县城一趟,将积攒的皮毛和药材出手,换些银钱,同时也需购置些必需品。 
 考虑到三个娘子的极品容貌,以及眼下的世道,苏墨决定一个人前往。 
 永嘉县城比苏墨想象的要稍显繁华。 
 街道还算宽敞,两旁店铺林立,旗幌招展,但往来行人大多面带菜色,衣衫褴褛,毕竟眼下是灾年。 
 第一次在这个世界见到这么多人,苏墨的内心还是有些感慨的。 
 苏墨先是找到了县城里最大的药铺。 
 坐堂的老大夫验看了苏墨的药材,尤其是那两株野山参后,不禁露出意外之色。 
 随后双方一番讨价还价,最终这些药材作价四两七钱银子。 
 能卖这么些钱,苏墨还是十分满意。 
 随后,苏墨又去了集市上。 
 几张完整的兽皮兽骨,还有狼牙之类的,又卖了三两银子并五百文钱。 
 摸着怀里总共八两多银子,苏墨心中踏实了不少。 
 这点钱,足够普通农家一年的需用了。 
 苏墨先是去布庄,挑了些厚实耐磨的粗布和颜色稍好些的细棉布,又买了些针线。 
 而后又买了一盒最便宜的胭脂和一条画眉的黛墨。 
 随后,苏墨直奔书铺,购置了眼下需要的一些必要的经书,以及一套像样的文房四宝。 
 毕竟这些东西都是刚需。 
 一番采购下来,八两多银子花去大半,只剩约莫四两碎银和一些铜钱。 
 看着手中的东西,苏墨心下盘算。 
 笔墨纸砚是消耗品,科举之路漫长,还需持续投入。 
 日后倘若去京城参加会试,更是需要不少银子。 
 所以今后还是得想办法有个更稳定的进项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