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科试开始

 十天光阴,倏忽而过。+p?i?n_g+f,a¢n¢b_o~o.k!.~c_o^m, 

 到了科试这天清晨,天刚蒙蒙亮,苏墨便早早起床。 

 这几日高强度的备考,背书、听讲、练字下来。 

 苏墨感觉自己的大脑就像一台超频运行的超级计算机。 

 过去十日里翻阅过的所有经史典籍、历年乡试的优秀程文,注疏释义,全都清晰无比地存储在脑海里。 

 随时可以调取、组合、运用。 

 这种知识储备爆棚的感觉,让他底气十足。 

 大虞朝的科试,虽只是乡试的资格选拔考试,但程序严谨,内容也颇有分量。 

 主要考三场。 

 首场帖经,类似于填空题,考官从经书中任意选取一行,遮蔽其中数字,要求考生填写,考的是对经典的熟悉程度。 

 苏墨认为,这对拥有过目不忘能力的自己来说,简直是送分题。 

 第二场考杂文,文体不限,诗、赋、铭、论、表、颂、赞等皆可,自由度很高,主要考察考生的文采和才思。 

 苏墨以为,这就不得不抄一抄前世浩如烟海的诗词歌赋了。 

 从里面随便拎一首出来,都够在这个时代震一震场子了。 

 至于最后一场,就是试策,类似于议论文。 

 要求考生着眼当下的时政、经济、军事等问题发表见解,并最终提出对策。.d~1\k!a*n¨s-h-u¢.¨c′o?m/ 

 考的是考生的真才实学、眼界格局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也是苏墨过去十日重点准备的方向。 

 柳玉茹则递上一个准备好的考篮,里面装着笔墨砚台和几张干粮:“相公,东西都备齐了。” 

 魏灵儿也随即走上前,仔细替苏墨整理了一下身上的青衿: 

 “相公今日应试,我们打算也一同陪相公去。” 

 苏墨看着她们四个殷切的眼神,愣了一下,笑道: 

 “不用如此兴师动众,就在县学考,我自己去就行。” 

 “那怎么行!” 

 柳玉姝抢着说: 

 “科试是大事,我们一定要送,给相公壮行。” 

 “对,要送的。”柳玉茹也柔声附和,“愿相公文思泉涌,笔下生花。” 

 宋巧巧没说话,只是用力地点着头。 

 苏墨看着她们执着的样子,便也不再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