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科试开始(第3页)

 “故而这家中妻妾是多了些,但不妨碍他参加科试。” 

 赵元山恍然,眼神在苏墨和四女之间转了转,捋须笑道: 

 “原来如此,甚好,甚好,苏墨啊,成家立业,先成家后立业,也是好事。” 

 “只是科举之道耗费心神精力,你这,还需……多多保重身体啊。” 

 那眼神,那语气,分明带着点调侃和劝诫。 

 苏墨只能干笑两声,岔开话题: 

 “时候不早了,我们出发吧。” 

 赵保田也道: 

 “对,出发,老汉我也送送你。” 

 说着,就跟到了苏墨身边。 

 随后,赵保田走到苏墨身边,压低声音: 

 “墨哥儿,咱村里就你一个秀才,老汉我知道你心气高。” 

 “但这考举人,太难了。” 

 “咱们永嘉县都三年没出过一个了,这次科试,能过最好,要是没过,你也别钻牛角尖。” 

 “早点断了念想,好好准备服徭役的事。” 

 “到时候去了那边,机灵点,少吃点苦,熬个两三年也就回来了。” 

 “你家里,我也好给你照看着。” 

 苏墨知道赵保田都是为了自己好,也就不好反驳什么: 

 “保田叔,我晓得了。” 

 “这次科试过不了,我就听你,就不折腾了。” 

 一行人于是朝着县城走去。 

 到了县学门口,天色已然大亮。 

 只见县学外已经聚集了数十名考生,大多是青衫方巾的秀才。 

 其中有不少人正在临时抱佛脚,捧着经书,始终不肯放下。 

 而这些人里面,不乏一些苏墨在原主记忆里有些印象的县学同窗。 

 眼看着时辰差不多,的赵元山轻咳一声,摆出师长的架子。 

 对苏墨和其他几个认识的学生道: 

 “此次科试,由府城青云书院的李青山李讲书担任主考。” 

 “李讲书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尤好诗赋。” 

 “尔等作答杂文时,若有所长,可尽力展现,或能投其所好,留下佳印象。” 

 他这话主要是说给苏墨听的,暗示李青山最喜诗赋。 

 苏墨点点头,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