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六国论(第2页)

 放眼天下,除大乾外,尚有六个主要国家在苦苦支撑,局势危如累卵。 

 这局面,这题目…… 

 苏墨差点笑出声。 

 这还需要自己费脑筋原创吗? 

 苏洵的《六国论》直接搬过来。 

 再把里面的国名、地名、人名稍微替换一下。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乾…… 

 赂乾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白+马¢书,院. \更!新~最′快! 

 …… 

 考场外,气氛又是另一番光景。 

 魏灵儿、柳玉茹、柳玉姝、宋巧巧四个女子,挤在人群最前面,一个个伸长了雪白的脖颈,眼巴巴地望着那紧闭的县学大门。 

 村长赵保田则蹲在一旁的墙角根,十分无聊: 

 “我说几位娘子,你们呐,也别太揪心。” 

 “这科试啊,难着呢!咱们县都多久没出过举人老爷了?” 

 “墨哥儿是有几分聪明劲儿,但这事吧,它真不是光靠聪明就成的。” 

 他拍了拍裤脚,继续语重心长: 

 “要我说,等墨哥儿出来,你们好好劝劝他” 

 “功名富贵那是命里带的,强求不来。眼瞅着乡试得到八月,再折腾下去,九月的徭役可就耽误了。” 

 “那才是眼前最要紧的大事!得早点打算,该准备干粮准备干粮,该打点差役打点差役,到时候路上也能少吃点苦头。” 

 “要是准备不妥当,唉,那徭役的苦,可不是一般人能受的……” 

 赵保田是真心实意为苏墨的将来发愁。 

 而在不远处的一个小巷口,赵元山正扯着一个年轻女子的衣袖,低声说着什么。 

 女子约莫十六七岁年纪,身穿淡绿襦裙,模样清秀,正是赵元山的女儿赵萍儿。 

 “哎呀,爹,你拉我来这儿做甚么?!” 

 赵萍儿试图挣脱父亲的手。 

 赵元山压低声音,急切道: 

 “萍儿!爹跟你说的是正事,你爹这个学生苏墨,虽然家里穷点,但那是真有本事。” 

 “一手书画,十分不错,这县学附近几个书肆那可都是抢着要,而且这小子模样周正,日后定然前途无量……” 

 赵萍儿撇撇嘴: 

 “他有没有前途,关我什么事?” 

 “怎么不关你事!” 

 赵元山瞪眼: 

 “爹跟你说,这苏墨是爹最得意的门生。” 

 “虽说这次科试估计悬乎,但没关系!有爹帮他,十年之内,保他中举。” 

 “到时候你就是举人娘子,吃香的喝辣的,穿金戴银,多少人羡慕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