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娇妻陪考(第2页)
 这话说得模棱两可,但意思到了。 
 赵元山这才缓过劲来,虽然被李青山训斥了,但银子总算送出去了。 
 他连忙又对着杨、潘二人作揖: 
 “多谢两位大人,多谢两位大人!” 
 杨文举和潘从安点点头,这才心满意足地转身离开。 
 赵元山长舒一口气,擦了擦额角的虚汗,这才转身回到苏墨身边。?比/奇·中_文¨网- -无^错*内^容` 
 “苏墨,放心,杨大人和潘大人那边,先生我都替你打点好了,花了整整十两银子呢。” 
 “乡试之时,他们定然会行些方便。” 
 苏墨心里跟明镜似的,这赵元山可是出了名的铁公鸡。 
 如今他给自己花十两银子。 
 这肯定是有盘算的啊。 
 苏墨面上不动声色,拱手道: 
 “有劳先生费心了。” 
 两人说着,便朝县学大门外走去。 
 刚走一半,考场内的几个考生立刻就围了上来。 
 其中有两个还是苏墨在县学时的同窗,以前见面顶多点个头,有时甚至装作没看见。 
 此刻他们脸上却堆满了热情洋溢的笑容,仿佛和苏墨是多年至交。 
 “苏兄,恭喜恭喜啊,当堂点的案首,真是难得啊,为我等同窗增光添彩。” 
 “苏贤弟大才,昔日便知贤弟非池中之物,今日果然一飞冲天。” 
 “苏案首,日后飞黄腾达,可莫要忘了提携我等啊。” 
 还有几个面生的秀才,也凑过来拱手道喜,言语间满是奉承和结交之意。 
 苏墨看着眼前这些瞬间变脸的面孔,心里觉得有些好笑。 
 这就是现实啊。 
 之前这些人,哪个愿意和自己深交? 
 如今案首名号一定,立刻就成了早有预、非池中之物了。 
 这时,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憔悴的老者颤巍巍地走上前来,对着苏墨深深一揖。 
 苏墨认得他此人,这是县里有名的老童生,考了几十年举人,至今仍是个秀才。 
 他来到苏墨面前,然后深深作了一揖: 
 “苏案首,老朽恭喜了。” 
 “苏案首如此年轻便有这般才华,将来必定前程远大。” 
 这话说得真诚,却也透着一股心酸。 
 苏墨收敛了笑容,郑重还礼一拜: 
 “多谢前辈吉言。” 
 说着,也不免在心中感慨,这科举之路,真是熬人啊。 
 这都花甲之年的人,儿孙都满堂了,还放不下一个科举。 
 旁边的赵元山看着众人对苏墨的追捧,尤其是那老秀才的对比,更是得意非凡,下巴都快抬到天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