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登画舫(第2页)
 “输?输都是轻的,别再连一句都写不出来,那待会丢人可就丢大了。” 
 而此时的知府侯语堂、学政崔文彦、山长周其玉等人亦是纷纷颔首,面露赞赏之色。 
 马天赐、冯忠等人则相视一笑,等着看苏墨如何收场。 
 船舱内,苏墨看着刘天衣那首已然挂出的诗,心中也是暗赞一声厉害。 
 同时。他脑海中飞速掠过记忆中的咏花诗词,但都不是合适的…… 
 忽然,他灵光一闪。 
 就是它了! 
 苏墨不再犹豫,铺开纸张,提笔蘸墨,手腕沉稳地落下: 
 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幻\想/姬_ _更+新_最?全! 
 冲天香阵透京城,满城尽带黄金甲。 
 笔落诗成,一股无形的肃杀与霸烈之气扑面而来。 
 那书童依例上前准备誊抄,当他看清纸上的诗句时,整个人都愣住了,手微微发抖。 
 他下意识地看向刘天衣。 
 刘天衣在苏墨动笔时便已放下茶杯,默默关注。 
 此刻见书童神色有异,他起身走了过来。当他的目光落在苏墨的诗句上时,瞳孔骤然收缩。 
 紧接着,脸上的从容淡定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震惊与凝重。 
 他反复看了几遍,嘴唇微动,似乎想说什么,却又咽了回去。 
 最终,他长叹一声,对那还在发呆的书童挥了挥手: 
 “挂出去吧。” 
 书童如梦初醒,连忙小心翼翼地将诗誊抄到大幅宣纸上。 
 刘天衣看着书童拿着诗走向船头,又补充了一句: 
 “还有,把灯笼……换成黄的!” 
 书童茫然抬头。 
 “挂黄灯笼?” 
 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刘天衣点了点头,一脸笑意: 
 “此局,这位苏相公胜了。” 
 书童浑身一颤,几度欲言又止,但还是拿着黄灯笼出去了。 
 片刻之后,船头长杆上的绿色灯笼缓缓熄灭。 
 取而代之的,是从未在今日亮起过的明黄色灯笼。 
 画舫内,刘天衣紧握着苏墨的手。 
 那双深邃的眼眸看着苏墨灼灼发亮,仿佛发现了绝世珍宝。 
 他反复端详着书案上那首墨迹未干的《赋菊》,口中不住赞叹: 
 “一句我花开后百花杀,霸气十足,荡气回肠。” 
 “苏相公此诗大气磅礴,霸烈雄浑,更兼一股冲天杀气,将菊花之孤傲冷艳,写出了豪情干云,更兼一股睥睨天下的肃杀之气。” 
 “这已非咏花,而是咏志,咏的是一股不平之气,是潜龙在渊,待时而动的冲天之志。” 
 “我作诗数十载,也未曾到此境界。” 
 几个书童看得出神,因为这还是刘天衣今日第一次夸登船者的诗作。 
 “刘诗魁过誉了,论诗才,晚生确不如前辈……” 
 苏墨试图谦逊几句,手臂却被刘天衣攥得更紧。 
 “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