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新晋诗魁(第2页)
 就在方才,他看见了自己那被贬出京城的未婚妻,魏灵儿! 
 而在魏灵儿身边的男人,就是这个苏墨。 
 公孙天纵立刻招来随从,低声吩咐: 
 “去,仔细查查这个苏墨的底细。” 
 而岸边的李青山在看到黄灯亮起,尤其是读到那首《赋菊》时。 
 腰杆挺得笔直,仿佛年轻了十岁。 
 他看向身旁的学政崔文彦和山长周其玉,心里十分扬眉吐气,但表面上语气却故作埋怨: 
 “看看!看看!我就知道会是这样!” 
 “我千叮咛万嘱咐,让苏墨这小子低调些,莫要出风头,所以才压着他不让他来参加这什么诗会。,d,a′w~e+n^x`u¨e~t_x¨t-.\c^o`m^” 
 “都怪马天赐、冯忠那几个人,干什么不好,非要把苏墨给激上画舫去。” 
 “这下好了吧?成诗魁了,树大招风……” 
 “唉,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他嘴上叹气,眼里的得意却怎么也藏不住。 
 崔文彦和周其玉面面相觑,都能看到对方眼中的震惊与复杂。 
 崔文彦捻着胡须,低声道: 
 “李讲书,先别高兴太早。苏墨如今是白衣博士,本就身处风口浪尖,天下士林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他。” 
 “如今再加一个诗魁名号,他今后一言一行,恐怕都会被放大检视,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周其玉也叹了口气: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今日之后,苏墨怕是再无宁日了。” 
 苏墨赢下刘天衣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就在黄灯笼挂起的瞬间,知府侯语堂的脸色瞬间就沉了下来。 
 他勉强维持着表面的镇定,内心却极度不悦。 
 他费尽心机请来刘天衣,本想给女婿冯忠铺路,最不济也该是某个有名望的世家子弟夺得诗魁,也好彰显他治下文风鼎盛。 
 可现在,诗魁竟然落到了一个毫无背景、仅有秀才身上。 
 虽说苏墨是陛下亲封的白衣博士,可说到底,也就是一个穷秀才。 
 他内心多少还是有些芥蒂。 
 “这灯笼……会不会是弄错了?” 
 侯语堂声音低沉地开口。 
 旁边的通判孙立人连忙躬身道: 
 “府尊大人,画舫上的灯笼,必须经过刘诗魁本人首肯才能更换。” 
 “既然挂了黄灯,那便是刘诗魁亲口认输了。” 
 马天赐和冯忠站在一旁,脸色更是难看至极,如同生吞了苍蝇一般。 
 他们本想看苏墨出丑,万万没想到苏墨竟然赢了。 
 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让他们憋屈得几乎要吐血。 
 就在岸上众人心思各异之际,刘天衣已经亲昵地拉着苏墨,登上了返回岸边的小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