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单独聊聊
 他这话一出,立刻引起了马天赐、冯忠等人的共鸣。′我/的*书,城¢ ?免/费*阅,读! 
 马天赐立刻跳了出来,大声道: 
 “高大人所言极是,诗魁之名,重于泰山。” 
 “想当年刘诗魁您名动大虞,那是靠着数百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历经多年沉淀,方才得到天下士林公认。” 
 “苏师弟这首赋菊纵然惊艳,但是仅凭一首诗,又如何能服众?” 
 “这诗魁之位,恐怕不是让出来的,而是要靠真才实学,一首一首写出来的。” 
 冯忠也阴恻恻地补充道: 
 “道理应当如此,若一首诗就能当诗魁,那日后岂不是人人都可自称诗魁?” 
 “到那个时候,我大虞诗魁在中州列国眼中,与笑话何异?” 
 几人这么一带头,许多原本就心存嫉妒或觉得面上无光的外地文人学子也纷纷附和。 
 “没错!诗魁自古未有让贤之说。” 
 “需得众望所归,岂能一人决断?” 
 “刘诗魁,您三思啊。” 
 知府侯语堂见时机成熟,也缓缓起身,走到人前,摆出一副公允持重的姿态: 
 “刘诗魁,您爱才之心,本官理解,只是既然在场众多士子都认为此事欠妥,您看这诗魁之名,恐怕您还真一时半会儿让不出去。” 
 “要么这样,您依旧是我大虞当之无愧的诗魁,至于这苏墨,年少才高,将来未必不能凭自身实力夺得此名号。” 
 这话看似劝和,实则彻底否定了刘天衣的禅让,也相当于不承认苏墨的新诗魁身份。`小\说/宅_ /已¨发,布`最+新`章·节^ 
 马天赐见状,更是得意,高声道: 
 “府尊大人明鉴!诗魁,需得我大虞百姓士林人人认可,那才算是诗魁。” 
 “若大家不认,空有其名,又有何用?” 
 苏墨差点被气笑了。 
 本来自己就对这诗魁的名号没多大兴趣,此刻更是看得分明。 
 这不就是典型的我跟你讲规矩,你跟我耍流氓吗? 
 赢了不认账,还找出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 
 逼他上台的是他们,现在不认账的也是他们,真是玩得一手好双标。 
 这时,一旁的江南才女娜兰韵忍不住站了出来: 
 “此言差矣!” 
 “刘诗魁设擂之初,便已言明,能一诗斗服他者,便可承继诗魁之名。” 
 “如今刘诗魁本人亲口认输,并愿让出诗魁之位,此乃信诺。” 
 “岂能因尔等不认,便矢口否认?诗魁之名,首重其魁,既是魁首,自有裁定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