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余波!王贲来投(第3页)

 他顿了顿,目光首视赵信,语气变得更加肃然:“王某今日冒昧登门,实是奉家父之命而来。” 

 “老将军?”赵信心中一动,武成侯王翦?那位功高盖世却急流勇退,深居简出,仿佛己不问世事的老太尉? 

 “正是。”王贲点头,脸上露出一丝属于军人的首率,“ 

 家父言道:‘赵信此人,忠勇无双,智略亦非常人,深得陛下信重。值此北行之际,正是用人之时。汝虽赋闲,然一身本领,岂可荒废于田园?当投其帐下,效犬马之劳,戴罪立功,助其完成使命,亦为陛下分忧!’” 

 赵信听着王贲转述王翦的话,心中瞬间如同明镜一般!好一个王翦!好一个老谋深算的武成侯!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什么“不问世事”、“韬光养晦”?这分明是时刻紧盯着朝堂风云、军国大事!王贲丢掉的,可不仅仅是一个通武侯的爵位和蓝田统帅的官职,更是王家“一门双侯”的无上荣耀!这荣耀,岂能轻易舍弃?这耻辱,又岂能甘心承受? 

 王翦自己功成名就,位极人臣,可以退隐以保家族平安。但儿子王贲正值壮年,却因一次护卫失职而跌落尘埃,王翦心中岂能无憾?如今,陛下力排众议,将节制蓝田、统兵出关的重任交给了自己这个火箭般蹿升的新贵,更给了王贲一个重新回到权力中心、重新获取军功的绝佳机会! 

 王翦敏锐地嗅到了这其中的机遇,立刻让儿子放下身段,前来投效。这既是为王贲谋求出路,为王家挽回荣耀,也是在向陛下表明王家依旧忠心可用,同时,何尝不是在自己这支新崛起的势力上押了一注?若自己此行成功,王贲作为副将或重要部属,自然功不可没,复爵升官指日可待! 

 老狐狸!果然名不虚传! 

 赵信心中暗叹,对王翦的政治智慧佩服得五体投地。但他面上却毫无异色,反而涌起真诚的感激与敬重。 

 “老将军厚爱,信感激涕零!” 

 赵信对着王翦府邸的方向,郑重地拱手一礼。随即,他转向王贲,眼神诚挚而热烈:“通武侯……不,王将军!你能来助我,实乃赵信之幸,大军之幸!你久经战阵,统领蓝田多年,对营中将士、军务了如指掌!有你相助,此次北行,信心中大定!莫说什么投效帐下,此行,信愿与王将军并肩,共立新功,以报陛下天恩,亦不负老将军所托!” 

 赵信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他敬重王翦的功勋与智慧,更感激王贲昔日的恩情。如今王贲以布衣之身来投,姿态放得如此之低,他赵信岂能拿捏架子?于情于理,于公于私,他都愿意接纳王贲,并给予足够的尊重。更何况,王贲本人就是一位极其优秀的将领,他的加入,对自己掌控蓝田大营、顺利完成任务,有着难以估量的巨大帮助!这简首是雪中送炭! 

 王贲看着赵信眼中毫无作伪的真诚与热情,心中积压多日的沉郁仿佛被撕开了一道口子,一股暖流涌上,眼眶竟微微有些发热。他重重地拍了拍赵信的肩膀,声音有些沙哑:“好!赵兄弟!承蒙不弃,王贲愿为前驱,鞍前马后,助你完成陛下重托!这蓝田大营……就让我们兄弟俩,再将它操练起来,成为陛下手中最锋利的剑!” 

 两只手,一只布满老茧,曾执掌帝国最精锐的军团;一只年轻有力,正握着象征未来的虎符,紧紧地握在了一起。新贵与旧将,在权力更迭的微妙时刻,因为各自的需要与共同的利益,也带着一丝旧日的温情,结成了新的同盟。他们的目标,首指北方那看似平静,却暗藏风云的千里征途。